2024年云南省竹产业地位及优势产区分析报告
云南省竹产业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在资源和产业发展上展现出独特的地位和潜力。以下是对该省竹产业的详细分析:
- 竹种资源丰富:云南省竹种资源居世界首位,拥有39属282种竹种,属数和种数在全国、亚洲乃至世界都占据相当比例,且有多个特有竹属和竹种。
- 产量产值可观:竹材、竹笋产量及竹木采运产值常年位列全国前10位。例如,2022年竹材产量约2.81亿根,位列全国第6;竹笋产量约39.59万吨,位列第4;竹木采运产值达109.96亿元,位列第8。不过,受下游产业影响,资源利用率较低,在全国占比相对不高。
- 国际贸易表现:2023年竹笋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位列全国第16位和第17位,出口量40.84吨、出口金额7.12万美元,平均出口单价1.74美元/千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福建等出口大省相比有差距,但在国际贸易中仍有重要地位。
- 产区分布:主要集中在昭通、临沧、红河等10个州(市)。昭通市是竹类资源面积第一大市;临沧市是竹种集中丰富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热带竹林资源丰富;普洱市竹产业覆盖多县域;保山市竹藤面积分布广泛且腾冲市面积大;玉溪市竹产业生产覆盖多区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产业覆盖全域且部分县域优势突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竹笋和竹木采伐量以勐海县最高;大理白族自治州竹笋和竹材生产各有集中县域;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竹产业涉及全州且部分县域产量较高。
- 发展趋势良好:近年来,竹材产量、竹笋产量、竹木采运产值和竹笋出口规模均呈正增长态势,促进民众增收,满足需求,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创汇能力。利用方向多样,国际贸易以出口为主,出口商品集中在鲜或冷藏竹笋、盐水竹笋等,外销市场逐渐向美国、马来西亚集中。
云南省竹产业资源优势明显,但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优势产区发展各具特色。未来,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发挥特色优势,推动竹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