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的人做好这件事可以活得更久、更健康
据一项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显示,多进行中等至高强度运动,与癌症生存者死亡风险显着降低19%-42%有关,包括全因死亡、癌症特异性死亡和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
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PLCO癌症筛查试验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了11480名参与者。参与者都曾患有癌症,平均73岁,39.87%是女性。
研究人员统计了参与者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中等至高强度运动量等生活方式信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患病史和治疗史信息,以及确诊癌症时的年龄,所患癌症的类型、分期和治疗方式等临床信息。
根据中等至高强度运动量是否满足“中等强度运动≥4天/每周,平均每次持续时间≥30分钟和/或高强度运动≥2天/每周,平均每次持续时间≥20分钟”标准,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2组:达标组和不达标组;随后,又进一步细分为4组:从不运动组、低于标准组、符合标准组和超过标准组。
统计结果显示,运动达标组和不达标组的参与者分别占所有参与者的38%和62%;与不达标组参与者相比,达标组的人大多是男性、不吸烟的人,而且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或心梗)的患病率也较低。
在16年的随访期间,共有4665名参与者死亡,其中1940名因癌症死亡,2725名因其他原因死亡;1459名是达标组参与者,3206名是不达标组参与者。达标组参与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9年,不达标组参与者为14年。
相比于不达标组参与者,达标组参与者全因、癌症特异性和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5%、21%和28%。
即使运动量没有达标,只要动起来也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相比于从不运动组参与者,低于标准组、符合标准组和超过标准组的参与者:
分别与子宫内膜癌、肾癌、头颈部癌症、造血系统癌症、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生存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59%、50%、38%、28%、24%和22%相关;
分别与子宫内膜癌、造血系统癌症、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生存者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降低59%、38%、32%、25%和16%相关。
而运动对不同类型癌症生存者死亡风险的影响,可能与癌症类型有关。不过,相关机制还没有明确,还需要更多研究探索。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运动与癌症生存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并没有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运动数据依赖参与者回忆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最后指出,这项研究的发现强调了“运动是良药”的观点,适量运动可以纳入到癌症生存者的管理中,以降低死亡风险,延长寿命;同时也为美国癌症协会(ACS)发布的《癌症生存者营养和身体活动指南》(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 for Cancer Survivors)添加了证据。
该指南建议,在确诊癌症后,所有患者要尽快进行专业的身体活动评估和咨询,为治疗做好准备,提高治疗耐受性,管理与癌症相关的症状,以及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当可以安全地进行运动时,要做到:
多动少坐,每周进行150到300分钟的中等强度(可以说话,但不能唱歌)运动,如快走、瑜伽、悠闲地骑自行车等;
或者每周进行75到150分钟的高强度(不能说话,或感觉气喘吁吁)运动,如跑步、游泳、打网球等;
另外,鉴于癌症本身和治疗对身体产生的影响,癌症生存者在运动要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安全,防止运动不当带来的危害。具体来看,应做到:
尽可能延长运动时间,不要一开始就强迫自己进行大量的运动,尤其是感到非常疲倦的时候,可以从每天进行10 分钟的轻度运动开始,然后逐渐增加;
在游泳时,对于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在游泳前应咨询医务人员是否可以进行;身上有溃疡的人,不能游泳;离开游泳池后要冲洗干净,减少皮肤刺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