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影节成“老赖”请得起明星却付不出奖金?
和钱艺妮一起焦急等待还有《拜拜,拜拜》《人海同游》等电影剧组。2020年,他们的电影项目在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创投会上获奖,电影节官方对他们做出了数额不同的奖金承诺,利用这笔奖金,他们的电影可以被拍摄完成、制作后期,与观众见面。
国内外很多电影节都有自己的创投会。电影节官方一般会请专家评委遴选出未来具有艺术或商业潜力的电影项目(大部分项目还处于剧本阶段、小部分项目已经拍摄到一半),对其进行奖励、投资,协助其后续的创作与拍摄。
作为助力创作者的桥梁,创投会长期以来在电影产业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力量。2019年,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举办了第一届创投会,当时就创下了国内电影节的一个纪录——总额600万元,它自称为“史上最高创投现金奖”。
然而,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食言了,它承诺的奖金,迟迟没有发出。2022年12月,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闭幕,星光熠熠的红毯闭幕式光鲜夺目。但钱艺妮在网上的发文戳破了美丽的表象,她在文章中称,《扔你的猫》被电影节拖欠资金近两年,导致项目停滞,无法正常完成后期制作。她质问:“这份无法兑现的承诺如今算是什么?一个白纸黑字的笑话吗?”
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将于2023年12月22日闭幕。图为一年前该电影节第四届的闭幕式。视觉中国
当时,多家媒体采访了被拖欠奖金的剧组,梳理了事件的脉络,时任海南岛电影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影节公司)副董事长王冬菊也回复媒体说:“会尽快解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海影节公司是前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实际承办方与经营主体。
这一年,多个剧组与电影节方面又经历了多轮拉扯、走法律途径、诉诸媒体,但还是没有拿到当初承诺的奖金。钱艺妮的电影后期制作还是没有完成。
2023年12月16日,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开幕。开幕式也是一场盛大音乐会,管弦乐队奏出观众熟悉的电影主题曲,众多歌手献上了自己的歌声。国际着名导演努里·比格·锡兰是此次金椰奖评委会主席,评委阵容还包括中国演员黄晓明、马伊琍。这届电影节的主题被确定为“海生万象·光影新力量”。
2020年,《扔你的猫》获得了当年创投会首奖,奖金为150万元人民币。当时各获奖项目均与海影公司签订了一份保密协议——“项目发展金发放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据知情人士透露,“发展金”分六期发放,第一期为签订协议之后15个工作日内先发放15%,此后各期的发放节点为项目获得备案、项目开机、项目杀青、拿到龙标、正式上映。每一期发放均需电影制作方提供相应的发票。
2021年6月,火花(上海)影业有限公司(即《扔你的猫》的制作方)收到了第一期款项、也是唯一的一笔款项——225000元。2021年4月1日,电影开机拍摄;2021年5月,拍摄杀青结束。电影制作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钱艺妮均通知了电影节并提供了发票,但剩余的一百多万元至今杳无音信。微信聊天记录显示,王冬菊在不同时间以各种理由回复催款信息:“估计最快要7月底,上次的钱应该是发完第一拨奖金就没了。”(2021年7月5日)“我已经跟集团申请款项了,资金的事情再等等。”(2021年7月28日)“办是肯定办,领导还是很重视。”(2023年6月29日)“这几天我在三亚看看财政资金什么时候到,然后就付。”(2023年10月18日)
《人海同游》《拜拜,拜拜》,乃至2019年获得创投奖项的《羊命》《刺客与明信片》都遭遇了几乎一样的境遇。前两部片子当年均获得了50万元的“发展金”,协议规定的款项发放的时间点跟《扔你的猫》一样。“我们目前只收到了前两期的资金,总计12.5万元”,《人海同游》制片人津津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拜拜,拜拜》剧组似乎更加“倒霉”一些。“到现在一分钱也没有收到。”《拜拜,拜拜》的导演叶谦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2022年末那一轮媒体曝光之后,剧组们还是没有收到钱。2023年1月28日,北京仲裁委员会受理了钱艺妮申请的争议仲裁案,于2023年5月15日开庭审理,并于2023年7月11日作出京仲案字第00169号裁决,该裁决书判定火花影业的胜诉:“被申请人(即海影节公司)向申请人支付项目发展金1050000 元”。“我们的诉讼争议解决在协议里约定的是走仲裁,所以就只能是仲裁。”钱艺妮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该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受到了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认可。2023年11月,仲裁裁决下达近半年之后,钱还是没有到账,钱艺妮拿着这份裁决书到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三亚中院受理了这一申请,在《受理通知书》中写道:“你(单位)向本院申请执行,本院决定立案执行。”
“我们公司的人已经离职了……(官方邮箱)现在没有人在用了。”看到海影节公司财务郝栖阳在微信上发来的这些话,津津心里觉得,可能最坏的情况发生了。
和剧组们签订“发展金”协议的主体是海影节公司,所以仲裁的被申请方、被法院强制执行的也是这家公司。2022年事情被曝光之后,多家媒体已经通过公开信息对这家公司做了大量的爬梳。
2020年10月之前,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有限责任公司有两个股东,一是中民文化传媒发展(三亚)有限公司,持股60%;另一个是三亚四海永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0%,前者的大股东也是四海永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而四海永富的大股东则是一家从事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公司,即海南悦和商务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其实际控制人罗锡坚担任要职的其他公司涉及工程建设、园林、旅游等行业。
2020年10月之后,占股40%的股东变成了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亚传媒)。此时的海影节公司资金还没有完全枯竭,像2019年创投获奖项目《温柔壳》就顺利拿到了资金,同年的《羊命》就没有这样幸运。
占股60%的中民文化传媒发展(三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白穆迪,他毕业于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也一直从事房地产行业。“中民”在白穆迪的带领下,在打造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同时,还打造了三亚的另一张“文化名片”——三亚国际音乐节。2018年3月,第一届三亚国际音乐节举办,乘着当年国内音乐市场的东风,三亚音乐节以电音与蹦迪为特色,很快招徕了大量乐迷。网上留存的第一届海棠湾蹦迪的视频里,海滩上人山人海,据说有6万人到了音乐节现场。
白穆迪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他办音乐节的初衷:“我们本身做的是旅游地产……当时我们觉得海南最缺的就是文化娱乐的内容。”在这篇访谈中,白穆迪谈了很多自己的主业房地产行业,并表示像音乐节这样的文化活动将会有助于房地产的开发。“个人觉得海南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就是北美的迈阿密。”他说。
白穆迪当时对媒体表示,“三亚国际音乐节是一个长线品牌、中民文化为此制定了二十年的发展规划”。然而,万人蹦迪的场景一去不复返。2020年之后,音乐节停办,至今没有恢复。白穆迪本人也多次被法院限制高消费。
2023年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承办方变成了金椰海影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椰海影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是前述三亚传媒的全资子公司。这意味着中民与四海永富撤离了电影节业务,而原先在海影节公司占股40%的三亚传媒通过金椰海影公司主导了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电影节的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另起炉灶。旧的微信公众号叫“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最近一条更新止步于2023年6月20日。新的公众号叫“HIIFF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第一篇文章推送于2023年9月13日。
这些现象之下,是电影节背后两家公司——海影节公司与金椰海影公司的纠葛。“我们到今年8月之前都有在筹备,并没有人给我们任何正式通知要变更承办单位。被通知不做这届的时候我就很震惊……”海影节公司已经离职的员工李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钱艺妮表示,在仲裁庭上,电影节方面曾利用承办人变更的理由推诿责任,“电影节以对之前欠款情况、欠款责任不明为由,拖延、拒绝支付各项欠款,开庭时甚至提出我们没有配合履行合同条款,威胁要终止合同,但最终法律支持了我们的所有诉求。”
2018年,海南省建设自由贸易区被提上日程,有半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海南举办国际商品博览会和国际电影节”。此时距离第一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最终举办已不到八个月。
时间紧迫,而海南当地缺少举办电影节的经验与人才,“我记得到8月了政府才找的我们公司,因为我们那个三亚音乐节做得不错,政府可能觉得我们又能出钱又能出力吧。”李路说,“我们原来的地产公司也是为了自己的地产项目,才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头两届电影节,伊桑·霍克、约翰尼·德普、伊莎贝尔·于佩尔、尼古拉斯·凯奇、朱丽叶·比诺什、阿米尔·汗、成龙等国际巨星都曾走过三亚的红地毯,或参加过电影节论坛,这些明星的出场费不菲,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影节内部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每届请这些明星至少要花上千万元。
创投单元同样靠砸重金吸引人气。“奖金确实太高了,我觉得当时用高额奖金吸引参与者是不对的。”李路说。
而现在海影节公司,除了欠剧组的钱,“我们还欠着2022年的部分供应商的钱,我们员工的工资也还欠着。”海影节公司的一位在职员工徐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徐佳还透露,当初三亚传媒入股的时候,出资并不到位,这也造成了后续资金的紧张。
关于三亚传媒之前是否存在出资不到位,金椰海影公司的母公司三亚传媒的董事贾远平说:“之前的事情不知道,我现在负责新媒体一块,那一块(业务)我不清楚。”
海南三亚省市两级政府每年都会给电影节一定的专项补贴,2023年的政府专项补贴由金椰海影公司掌控。“去年的活动,到现在我们都没拿到去年的专项补贴,去年审计了一次,完事之后一直说要再审计,供应商们的材料就改了至少三四次。”徐佳说。
津津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海影节公司宣布破产。一旦宣布破产,那些剧组的奖金的偿付优先级很可能不如各种供应商。“我们北京分公司已经只剩一位行政负责人和财务在善后了。”徐佳说。海影节公司破产对员工、各剧组、供应商也许是三输的局面,金椰海影公司却可以借此摆脱各种负担。
没有拿到钱的剧组都是主创在自己贴钱。“50万元的资金缺口都是我个人在承担。”叶谦说。《人海同游》在2021年开机,电影要在内地和香港两地取景,资金的缺口非常大,导演向家人借钱、向朋友借钱,才勉强将电影拍完。
“这些电影节的奖励基金对于我们年轻作者是非常关键的。”津津说。这些新电影都在疫情期间拍摄,现实的困境和观众对电影信心的流失,都让新导演拍摄第一部电影比以前更加困难,“我们的电影也跑了蛮多其他电影节的创投,有些也得奖了,那些奖金都是一步到位就给到了。”
主创们试图给三亚市长热线反映情况,市长热线的回复中说,针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已成立了前四届电影节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小组”来专门处理。
叶谦也曾经给海南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副处长打电话,电话中对方也提到了一个“前四届电影节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小组”。三亚传媒的董事贾远平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并不知道小组成员有谁:“我真的没有看到(这份名单)。”
面对南方周末记者的询问,该人士表示:“我没有权限来回答相关问题……但事情都在处理中,肯定会妥善解决。”
令叶谦感到疑惑的是,他们被欠款的剧组此前没有人知道这个小组的存在,也没有任何自称这个小组的人来找过他们协商问题。“类似这样的话,我们听得太多了。他们以各种理由拖延,光同样数额的发票我就寄了三次。”叶谦说。
“就《扔你的猫》这个项目,事实清楚,且北京仲裁委员会已经做出裁决,后续主要面临的就是执行问题。但通常这类公司没有太大资产,所以基本应该是没有资产可以执行。”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张海珍律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至于能不能将金椰海影公司列为共同被告,不同的律师存在不同的看法,“如果已经有生效裁决,从法律上来说,有一个一事不再理原则,即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就同一事实再行起诉和受理。”张海珍说,如果仲裁还没有发生,“也不能将他们列为共同被告,因为合约在法律上有所谓的合同的相对性,上面体现的签约主体,你才能够去告他。”
北京泰和泰律师事务所的李东子律师则持不同看法:“原则上是应该找签约主体,但如果新的经营主体承接了原有的债务或者明知相关债务,也可以将新的经营主体列为共同被告。”李东子还提醒,应该细究当时海影节公司的股东是否存在出资不到位的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可以要求股东补足出资”。
《人海同游》的制片方也正在准备各种材料,打算申请仲裁,但仲裁开庭也需要费用,“可能也需要小几万元”,津津说,这对于一部小成本电影来说,又多了一项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