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7战机:持续研制49年生产2400架改到“亲妈都不认识”
当时的苏联和中国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苏联老大哥那边其实不是太想给,不过因为国际共产主义的形势变化,他们最终还是将米格21给了中国。
但是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中国在当时其实并没有得到全套的资料和设备,且当中还有不少错误的东西。
我们只能一步步整理这些资料,尽可能的找出错误所在,经过不懈的努力,沉飞终于是在相关技术领域有了进展,并着手研发中国的歼7战斗机。
第一架歼7战斗机在1964年的时候开始生产,此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1966年的时候首飞成功。
但早期的歼7战斗机可靠性不是很高。比如说,歼7基本型号的战斗机只能在白天作战,一旦到了晚上,就不具备起飞的条件。
在1966年的时候,我国地基雷达发现云南地区有不明飞行物,我国飞行员随即驾驶歼7战斗机和歼6前往拦截。
在沉飞研发成功之后,贵州飞机制造厂以及成飞也接到了后续改进和量产的任务,先后对歼7战斗机的技术进行摸底,并着手相关工作。
在当时来说换厂研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在美苏两国的压迫下,中国的沿海和北方部分地区缺乏纵深,一旦遭到敌人打击,沉飞等军工厂必定是优先对象。
歼-7Ⅰ的功劳很大,它可以配备霹雳2型号的空对空导弹,这是一款衍生自美国响尾蛇导弹的先进空对空导弹,对于拦截无人机有奇效。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歼-7Ⅱ属于前盖打开式,对座舱进行了较大结构的改进,并且在后来增加了弹射型座椅,曾连续5次挽救了飞行员的生命。
除了我们自用的型号之外,歼-7的外贸型号做的也十分成功,比如说歼-7M就是最基础的外贸型号。
这款战斗机不仅加装了中国的许多电子设备,而且还有英国马可尼公司的配套设备,包括该公司的平显和目标瞄准计算机是一款中西结合的战斗机。
在此次和英国的合作项目当中,我们在技术和相关标准上的收获也很多,并且这款战机广泛受到第三世界国家认可。
2007年,中国和斯里兰卡签订了歼-7GS的外贸合同,中国不仅提供了飞机,而且还有一批配套设施。
在2008年的时候,斯里兰卡的飞行员执行任务时利用战机雷达,发现了敌方一架轻型飞机,随即发射一枚导弹,并顺利将其击落。
作为一款二代战机,还能够在四代战机横飞的21世纪有所表现,可以说歼7不愧为中国持续研发的一款战机。
当时的美国刚结束越南战争不久,由于在战争中受到巨大的挫折,他们总结经验发现,苏联的米格21性能很好,希望能够搞两个编队来练手,但奈何没有渠道。
恰逢中美处于蜜月期,于是就向中国提出了购入的想法,一共15架歼7战机,均被美国红鹰中队用于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