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信息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报名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挂靠网

热门关键词: 

  很多人都在各种视频平台中看到过看段话,这句话是我国曾经逍遥法外的大毒枭——刘招华。在接受警方、法院审讯或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这位曾经的大毒枭始终微笑着回答提问者的问题。并且十分自信地说:“你要是有什么问题你直接问,或者列一个提纲,你不要跟我玩智商。”

  刘招华是福建省福安人,从小的家庭环境十分凄苦。幼年时,父亲离世,母亲很快病倒躺在床上,家里还有兄弟姐妹要照顾,刘招华挑起了大梁。

  他知道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想要赚大钱把母亲和兄弟姐妹全部养好就只能靠读书。从初中开始,刘招华就对数理化展现出极大的兴趣。中考后,考取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在学校的支持下,刘招华参加各种化学竞赛,在省级、市级比赛中排名前列。

  刘招华本来可以考取一个很好的大学,同时在他心中,他非常想要报国参军,但是为了家中生计他放弃心中的梦想——进入一家汽修厂当学徒工,顺便照顾弟弟妹妹。1983年,刘招华辛苦工作多年,弟弟妹妹都已经长大成人,刘招华便顺应当地武装部的征兵号召,虚报两岁后成功入伍。

  刘招华有参军的梦想,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工作和照顾家庭两不误,能吃苦敢作为,在部队的表现一直十分突出,多次获得“优秀士兵”的荣誉称号。1985年7月,刘招华被部队送入武警某指挥学校学习,回来后刘招华被提拔为干部。

  刘招华在部队担任干部期间一直勤奋工作,在一次出差期间他认识了他的第一任妻子,二人十分恩爱,女方提出想要和他结婚,希望他以后能经常在自己身边。但是刘招华已经提干了,必须要服役满15年他才可以正常离职。

  为了早一点和爱人相聚,他故意在账面上做出145.15元的亏空,故意让查账的检查人员注意到自己的“贪污行为”。果不其然,刘招华因贪污而被转业到地方当法警,如愿以偿和爱人在一起。

  当法警期间,他荣获“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但“先进工作者”的背后却悄悄做着违法犯罪的事情。1988年,他认识了从台省来的商人陈某,由于他和妻子结婚了,各项开支包括自己家中的开支越来越大,这段时间他急需赚钱。

  认识陈某后,他开始学习自制毒品。慢慢地,刘招华对此展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化学天赋。陈某提供给他100克麻黄素(严控的用以制作冰毒的原料),他在福州一家宾馆内,一边抱着化学书籍,一边动手操作,经过三个小时的制作,他提纯出50多克冰毒。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边在暗地里制作冰毒,一边借着工作机会认识了很多商人。刘招华摆脱了经济困境,给妻子和弟弟妹妹们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但刘招华并不满足于窝在角落里制作冰毒,1992年,刘招华建起一个制毒工厂。

  刘招华为了追求产量和质量,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的纯度和数量提升。身为制毒师的刘招华居然找到某所大学的化学教授,以合成减肥药为由向他询问苯丙酮合成甲基苯丙胺的结晶问题。几经确认后,教授才将这个问题告知他。

  技术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贩卖,1996年5月,他联系到两个人——小舅子吴某、商人陈某。刘招华第一次制毒就制造出二十多公斤。7月,陈某和吴某被捕。11月,法庭开庭审理。

  11月26日,刘招华来到审判现场旁听,法庭宣判了吴某和陈某的死刑。二人神色十分慌张,不知道自己贩毒能背叛死刑。宣判后,两人向警方、检察机关举报了刘招华。而就坐在庭下的刘招华在法官宣判那一刻神色不变地离开现场——他知道两人会供出来。

  1998年底,在广西普宁又一次经历失败的刘招华将所有制毒原料和工具全部转移到宁夏银川。他想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在当地开办一家工厂。在一年时间里刘招华制毒30余吨,最终警方在其贩毒过程中查获11.08吨冰毒。

  这个数量是1999年全球查获冰毒数量的一倍,可见其生产规模之大。刘招华在警方查获前就已经逃往了广州,在一家酒店避风头。但在当时,警方已经锁定了这家酒店,前前后后围堵密不透风。

  刘招华看着同伙被便衣警察将同伙带走后,不慌不忙地从楼下走出去。所有的主要干道都被警方用车堵上,他就骑着一辆自行车慢悠悠地骑出去,溜到了桂林、

  在桂林,他甚至因为在当地开厂投资频繁出现在报纸和电视上,还因为见义勇为被电视台媒体采访、报道。与此同时电视上出现的,还有他的A级通缉令。最终,警方将其在桂林的家捣毁,但他又跑了。

  通过这么多年对刘招华的了解,知道刘招华十分自负,警方判断其很可能会返回老家。2005年,刘招华果然返回老家。警方开始实施“啄木行动”。3月5日凌晨,大毒枭刘招华被捕,在法庭时,刘招华还称:“我没错!我要上诉!”7年间,制毒43吨,刘招华说什么也没用,最终等待他的只有死刑。

  缉毒警,是我国公安队伍中最危险的警种之一。几乎每天就有一名缉毒警或辅警牺牲在一线,他们面对的不是灯红酒绿的大厦,而是持刀、持枪的拼命分子,随时都有可能夺走他们的生命。

  生前,他们始终为保护我们搏斗于一线;身后,他们都没有一块墓碑可供后人凭吊。世事艰难,勿行违法之事。才华横溢,敬请审慎抉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