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剧情介绍这是个什么梗?
当天上午,有网友在微博发出照片称航旅众横app上,无锡硕放机场已经更名为“无锡苏州机场”,更有官方文件截图证实相关话题的真实性。还有网友拿出了机场候机拍到的实景照片。
网友纷纷点赞无锡、苏州对机场的共同冠名,更是感慨无锡兄弟城市鼎力支持,认为两座苏南兄弟城市合作在走向深入。
但很快,事件反转出人意料。有上海媒体报道称,目前除航旅纵横APP外,其余航旅软件均未出现改名情况。苏南硕放机场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未接到改名通知,且没有改名计划。
奇怪的是,航旅纵横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接到消息称苏南硕放机场已经改名,其他平台未更改可能是信息更新慢。
在多个苏州、无锡当地微信群,有市民发布了硕放机场向航司发出的申请函,内容为苏南硕放机场已经更名为“无锡苏州机场”,要求航司调整原有航显系统显示。
尽管这份文件能比较完美地解释机票发生的变化,然而因为该函没有公章,也没有公开日期,有网友PS的嫌疑。
16日下午 3 点左右,苏南硕放国际机场通过官方微博回复:没有改名。机场三字码没有变更,仍为 WUX。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无法用常理解释了,只能说太复杂了。临近中午,网友再次发现航旅纵横又恢复了原有设置,存在于app上的无锡苏州机场没有了,硕放依然还是硕放,苏州机场再度沦传说。
不过在无锡苏州机场“欲言又止”的背后,还是能发现许多积极因素,联系历史,展望未来,一些变化不容小视。
第一、无锡苏州机场虽然暂时搁置了,但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锡对接互通在提速升级,交通一体化则是重中之重。
今年3月1日,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焦亚飞带队赴无锡市交通运输局开展对接交流,围绕2023年重点合作事项等工作进行深入会商。会上,双方围绕苏锡常城际铁路、硕放机场轨道衔接等重大项目,苏锡通道、苏州至张家港高速公路、锡太高速公路、312国道望虞河大桥等公路设施,以及两地毗邻公共交通等事项进行了商讨,明晰共同推进的路径和方法,基本形成了一致意见。
3月10日,苏锡公交1号线开通,这条公交线路无缝串联起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苏州高新区城铁站等重要交通节点,极大地方便了苏州无锡两地群众出行,推进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去年11月,无锡、苏州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和共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多层次、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
可以看出,机场命名变化的一大背景是苏州、无锡交通大对接。总的来说,这着棋没有走错。既然走出去了,期待双方能勇敢地走完全程,尽早公告天下。
对无锡而言,有一件事情非常紧迫,硕放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已经上马,项目建成后可满足2030年货邮吞吐量50万吨需求,将有效提升苏南硕放机场容量和保障能力,为将苏南硕放机场打造为区域性航空枢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场扩建提高了硕放机场的供给能力,下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找到需求方。毫无疑问,苏州就是硕放机场最完美最理想的客户。早在2018年,就有机构测算,到2035年,苏州每年航空客运需求将达到5000万人次以上,航空货运量将达到200万吨以上。
对苏州来说:机场不可或缺,看看网络热搜就明白了,哪怕和无锡联名,哪怕“抱养”了邻居的机场,也会迅速把苏州的城市能量转化为文旅商务的增量。
有熟悉商务会展的朋友都很清楚,国际会议、赛事、展览的举办,有机场将是一个重要的加分。媒体人也很清楚,知名企业举办活动在邀请地方媒体参与报道时,一个条件是被邀请人出发地要有机场。
这也是“苏州元素”融入硕放机场的必要性。有了这个“苏州机场”,虽然地址还在无锡,但既然视为航空出发、目的地,苏州列名于登记牌,也算是半个脚踏进了飞机场城市。
还有一个需求来自于产业。苏州航空产业已经“起飞”。苏州的机场如能走出“规划”,将极大增强产业发展信心。每12天就诞生一家上市企业的苏州,留住工业企业,留住人才,最好要有一个距离合适、为我所用的机场,交通降成本对维持制造业的价格优势极为关键。
2019年3月,时任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长李亚平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表示,苏州在航空运输方面需求巨大、增长旺盛,社会各界对建设苏州机场呼声很高,恳请支持规划建设苏州机场,并尽早将其列入国家相关规划之中;
2021至2022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连续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国家发改委、民航局继续支持江苏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建设,就建设苏州机场等进一步调研论证,争取早日纳入国家规划。
2023 年全国两会上,苏州如何推进区域航空枢纽建设的建议也被提及。不同的是,这次发声是来自无锡的两会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吴国平建议,支持苏锡两市协同推动以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区域航空枢纽提能升级,以更好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吴国平表示,提升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能级,与省内及周边其他机场形成良性互动,将进一步优化江苏省机场发展格局,为江苏省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拓展新空间、打造新增长极。吴国平代表提到的“协同”是否指“无锡苏州机场”?我们不得而知。
两会提案好比一个绣球,苏州抛出,江苏省交通厅接招,几经辗转,最终还是无锡接球了,也许这不是最完美的解决之道,但在目前条件下,这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两地共享机场在国内不乏先例,无锡、苏州如就机场事宜达成较为理想的协同安排,未来区域协作还有巨大上升空间。
无锡人的金融、实业视野思维可圈可点,苏州的状元学士不可胜数。双赢的账,我觉得有智慧的他们不会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