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jì wǎng kāi lái)是传言还是实锤?
台海网5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林少蓉通讯员叶聪艺王赫铭陈雅玲)3年前,年近50岁的齐先生频繁出现腹痛、腹胀,有时甚至痛得满头大汗,熬了一段时间不得不上医院。
齐先生被确诊为降结肠癌,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下降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回到老家医院接受辅助化疗。可不久前复诊时,手术吻合口旁新增团块状软组织影,极可能发生了种植转移,且肝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说明肝内也可能出现了转移瘤。
齐先生来到厦门市第三医院。厦门三院启动多学科诊疗模式,肿瘤科、普通外科一病区、肿瘤放疗科、病理科、放射影像科专家讨论后明确,病患为降结肠癌,术后化疗后吻合口复发伴有肝转移,已处于降结肠癌晚期,癌细胞侵犯程度较深,累及周围组织、器官,且出现脱落种植,癌细胞像播种一样随体腔内液体种植于其他器官表面形成转移瘤,齐先生的肿瘤很难完全切除,手术治疗难度和风险较大。
经多学科讨论,齐先生适合转化治疗,先利用消融方法解决肝内转移瘤,同时根据病理科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全身系统治疗,待转化治疗成功、肿瘤缩小、降期后,吻合口复发区域再手术切除。肿瘤科、麻醉手术科及放射影像科协同合作为齐先生进行经皮肝恶性肿瘤微波消融术。
该技术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局部微创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对肝功能影响较小。齐先生病灶临近大血管、重要脏器。专家团队在CT引导下精准定位,经皮穿刺将微波消融针准确置入齐先生肝脏肿瘤部位,利用微波能量使肿瘤组织内的水分子快速振动、摩擦产生热量,使局部温度迅速升高,让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
罹患胆管肿瘤的王阿姨(化名)被巨量腹水折磨,行动困难,腹胀难忍。癌细胞在患者的腹腔内广泛种植、转移,大网膜呈“网膜饼”样改变,如何攻克难题,让王阿姨获救? 记者12日获悉,上海医学专家通过手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帮助王阿姨摆脱痛苦。专家们成功探索开展精准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意味着肿瘤综合治疗领域多了一个有力的治疗武器。 据介绍,在腹腔...
台海网1月20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这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细胞治疗方法,近几年通过优化改良,在临床肿瘤治疗上已取得很好的效果,未来有可能治愈癌症。”昨日,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科方向带头人、旗山院区血液科负责人许贞书教授向记者介绍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即CAR-T细胞治疗)。近日,他带领团队成功实...
前段时间,杭州的一位杨先生他的母亲到医院看病,一份检测报告上显示有癌细胞,老人赶紧就做了内窥镜微创手术。戏剧性的是,就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他接到通知,说是报告写错了,他的母亲并没有查出癌细胞。 手术做了一半 被告知弄错了 杨先生:无缘无故,根本就不需要去做这个手术,被他们医疗误诊,造成我妈妈去做这个全麻的手术,心里非常难受。 杨先...
台海网9月5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人体内有很多对疾病敏感、能发出预警信号的器官,“淋巴结”就是其中一种。很多人都有过淋巴结肿大的经历。肿大的淋巴如果伴有疼痛,炎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淋巴结肿大不伴疼痛,摸起来不会滑动,则应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最好尽快到医院检查。 案例 同样是淋巴结肿大无痛感 大爷没事姑娘查出鼻咽癌 今年7...
好消息 近日 厦门大学研究团队研发的抗癌新药 正式获准进入临床试验 这个药物能直接“溶解”肿瘤细胞 进一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 去“追杀”肿瘤细胞 从而提高癌症治愈率 厦视新闻 这款新药物名为“注射用重组人PD-1抗体单纯疱疹病毒”,由厦大研究团队联合相关企业共同研制。该药物创造性地用PD-1抗体对单纯疱疹病毒直接「加强」,针对多种恶性肿瘤(头颈部癌症、肺癌、...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