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信息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报名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挂靠网

热门关键词: 

  如果未来2个月,M2的同比增速仍然维持在10%,则M2的总量有望在2023年12月末突破293万亿,在2024年1月末突破300万亿。

  历史上,每年1月份都是货币投放的“超级月”,往往1个月”顶“几个月”。比如2023年1月末的M2,就比上一个月末多了7.4万亿。

  两场战争,带来了比较严重的通胀。也让货币后面多了好几个零,不利于商业交换。所以,在1955年3月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搞了币制改革。第一套和第二套的兑换比例是1万元兑换1块钱。

  1956年,中国的货币总量(广义货币M2)为175亿元,到1975年突破1千亿,1988年突破1万亿,1998年突破10万亿。

  下图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截至今年11月的CPI数据。其中蓝线是同比,也是我们主要观察的目标:

  中国近年来的物价控制目标,一直是“3%左右”。今年以来的CPI,从3月以来一直低于1%,还有多个月出现了负数。所以坊间一直有通缩的说法,但官方否认。

  两个数据一度出现了背离,在今年1月到2月前后差距最大。当时之所以差距这么大,跟央行上交利润(刺激M2飙升)有密切关系;最近差距显着拉近,跟地方债、国债在年末加速发行有关(刺激社融上行)。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可以理解为“宽口径的印钞速度”;M2的同比增速可以理解为“窄口径(或正常口径)的印钞速度”。

  不管看哪个印钞速度,都比当前的GDP增速(前三季度为5.2%)要快不少,大约快了4.2到4.8个百分点。

  如何计算通胀,指标很多、争议也很大。CPI,是我们常用的指标,但它更多地反映了基本生存的价值,可以理解为生存指数。

  “社融增速-GDP增速”、“M2增速-GDP增速”,是更宽口径的物价指数,它反映的是印钞速度比当年财富创造速度快多少,可以用来观察真实通胀。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投资人指数。

  你投资了1年,获得了3%的回报。看CPI,好像跑赢了物价涨幅,但其实只跑赢了“低标准的物价涨幅”,或者跑赢了“生存指数”,而没有跑赢“真实通胀”、“投资人指数”。因为今年的印钞速度比GDP快了4个百分点以上。

  下图是2000年以来,历年CPI和“M2同比增速减去GDP同比增速”的对比,可见差距一直较大。而在经济下行期,货币超发和CPI低迷往往同时出现,比如2009年,今年的情况也有点类似。

  “M2总额/GDP总额”是不断上升的,并在2022年创下了新世纪以来的新高,估计今年全年会略微超过这个纪录。

  2、“名义经济增速”变成了“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名义经济增速本来就包括“GDP增速+真实通胀率”,现在把它分开来说了,强调了价格水平预期目标。

  它传递的意思是:社融比M2口径更宽,更能反映整体货币的变化。未来这两个指标都是重要参考,但社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了。此外,高层对价格更关注。换句话说,希望改变目前CPI低迷的局面,打破一些人存在的通缩预期,让大家更敢于花钱、敢于投资。

  这其实就是我常说的,以前是“印钞票的时代”,未来是“印股票的时代”。未来货币超发将被控制,将来的财富印钞机主要是“科技创新+资本市场”。

  由于经济效率的问题,“1.5倍魔咒”并没有线倍魔咒”是我在几年前提出的一个概念:由于存在大量低效企业、社会兜底型企业,我们的印钞速度一定不能低于GDP的1.5倍。如果低了(比如2017年到2019年间),后面就一定要补回来。

  1、中国的广义货币M2即将突破300万亿,这说明我们货币发行量不算小,速度不算慢,当前没有出现线、从长远看,抗通胀是每个人要考虑的“人生重大命题”。通胀是必然的、长期的,通缩是偶然的、短期的。

  4、2024年将是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反弹之年。一个历史性的大底,就在眼前。毕竟,货币是越来越多的。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