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信息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报名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挂靠网

热门关键词: 

  自从发现俄乌冲突三周年之际的这篇军评轮到自己写,笔者就决定要用朝鲜2015年创作的这首歌曲的名字,作为本期军评的标题。

  不同于朝鲜各个时期创作的,突出昂扬向上、“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主流战争歌曲(如《祖国解放之歌》、《进军再进军》和《近卫部队自豪歌》等),《战争的三年间》曲折哀婉的曲调与平实冷酷的词风,甚至在诞生之初受到过朝鲜文艺界的批评。然而十年来,这首歌曲不仅出现在朝鲜每年7月27日的官方纪念晚会上,在去年上映的、反映1950年6月25日-28日朝鲜发起汉城解放战役的电影《72小时》结尾,伴随着血腥战斗场面的闪回,反思战役教训字幕的出现,《战争的三年间》也悄然响起……

  余韵悠长的《战争的三年间》,其中的痛苦、不甘与无奈,即使已经过去70多年也难以消化。那么当同样以双方地面重兵集团作战为主,围绕多条战线血腥厮杀,对参战各国乃至全世界地缘格局的影响,同样在几十年内难以消除的俄乌冲突来到三周年之际,“战争的三年间”又意味着什么呢?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俄乌冲突初期,最为吸引眼球、为期一个半月的北线与东北战线攻势,最终以俄军彻底退回战前的俄乌边境宣告结束,往往也被视作俄军第一阶段作战的缩影。但这两场剑指基辅及周边要害的攻势,对乌军兵力的调动,客观上使得俄军南线作战取得了重大成功,而这番攻城略地的成果,绝大多数至今仍然在俄军控制下。

  5月21日,乌军在马里乌波尔的最后一批守军投降,标志着俄军彻底实现了对扎波罗热州战线后方的控制。开战三个月后,俄军完成了克里米亚-赫尔松-扎波罗热控制区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控制区的紧密连接,如同在围棋棋盘上将两口“气”连接在一起那样,这条陆上走廊的价值,在之后的33个月里,随着乌军不断发动的反攻而持续上升。

  战争头两个月的实控区变化,时至今日,南部走廊仍然是俄军此次“特别军事行动”中稳固的“基本盘”

  由于乌军始终没能隔断俄军这两片占领区,使得无论在其他方向的“吃子”成果如何,对于整体战况都很难产生重大影响。即使2022年9月的赫尔松/哈尔科夫反攻的确战术价值巨大,甚至短时间内引发了俄罗斯版“形势与人心都出了问题”;即使乌军对俄黑海舰队的“不对称作战”也颇具成果,但只要没有切断克里米亚-赫尔松-扎波罗热控制区与俄罗斯的陆上交通,创造出一个能够加速耗费俄罗斯战争资源的“无底洞”,无论消耗战持续13个月还是33个月,结果都是一样的。

  北约与乌军统帅部对这一点并非没有认知。在马里乌波尔彻底失守后13个月,俄军通过“小摩托”不断加大对乌克兰后方的消耗力度,更为血腥的巴赫穆特战役刚刚结束,为俄军胜利立下汗马功劳的瓦格纳集团却已与俄军方互生嫌隙,乌军似乎找到了摆脱消耗战的方法——借助俄方内部不稳之机,在扎波罗热州正面依托前期火力准备成果,以厉兵秣马数月、全面北约化的乌军精锐直冲托克马克、饮马亚速海。

  作为防御方,俄军此时面临的局势不可谓不严峻:面对当时处于巅峰状态的乌军炮兵部队,俄军虽然正在通过从本土抽调力量等手段,尽可能恢复南线炮兵部队的实力,但远未达到能够压倒乌军的地步;苏罗维金耗资巨大构筑的防线,此时的名声也并不比马奇诺和齐格飞等前辈们好到哪去;瓦格纳集团的“兵谏莫斯科”虽然抽象,但发生在乌军反攻的关键时刻,一时间的确又对俄军前方和后方造成了不利影响……

  也许从玄学的角度说,当战争持续足够久之后,俄军航空兵、炮兵与步坦单位总应该打出一场效果对得起“祖师爷”的配合,只是战争之神恰好将这个机会垂青于俄南部军区第58集团军。被网友誉为“镇国58集”的他们顶着乌军炮火造成的巨大损失,坚守防线死战不退,使得俄军得以成功组织从“巨大涡流”到“红土地”的各种远程火力挫败乌军进攻矛头,对乌军后续进攻集结地和道路发起战场遮断,最终在这场宽大正面立体防御战中坚持到了最后。

  2023年9月26日,第58集团军被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近卫”称号,从此全称为“荣获苏沃洛夫勋章的近卫第58联合兵种集团军”

  以此为转折点,随着战场重归消耗战,曾经在驱逐北线/东北线俄军、取得赫尔松/哈尔科夫反攻胜利后,一度被抛到脑后的痛苦、不甘与无奈,再次公平地回到了乌克兰人的头上。尽管拜登政府乐于通过“援乌工程”继续实现对欧洲这一排大大小小的砂锅的“小火慢炖”,但具体到乌克兰这口破锅,已经很难说是漏掉的汤多还是熬掉的汤多了。

  至于另一口修修补补的大锅,沸腾着的虽然也远非高汤琼浆,但胜在三个字:有的是。而这三个字背后,又是两个国家远比看上去亲密无间复杂得多的关系。

  早在瓦格纳集团鏖兵巴赫穆特时(具体说来是索勒达尔攻坚战前后),通过瓦格纳高层与朝方的关系,第一批朝鲜弹药便跨越千山万水抵达了前线。尽管这只能算稍解燃眉之急,否则普里戈津也不至于抒发那段着名的“牢板的愤怒”;但瓦格纳集团对朝鲜弹药的使用情况,在“抽象兵谏”后作为瓦格纳内部材料的一部分被汇总到俄军统帅部,促使“远水解近渴”最终成为现实。

  在此之前,还有一些朝鲜出口到中东的苏/俄口径弹药,转手到俄乌双方手中使用的情况,但都不成规模

  在冷战结束后长期的混乱与动荡中,俄朝关系虽然也偶有因为不上台面而催生的胆大妄为,但更多是同样因为不上台面、而只能以基层与私人关系维持的苟且冷暖。数十年来,骄傲的俄罗斯甚至从未把朝鲜放进“头等小弟”之列,更不要说是平起平坐看待的伙伴了。如果不是战争的巨大消耗,“俄罗斯引进朝鲜弹药”只可能是一条荒诞不经的“洋葱新闻”。

  毫无疑问,俄朝关系的升温,其出发点仍然是再赤裸不过的利益层面。但金正恩非常希望通过“上点价值”的方式,尽可能让俄方产生“情感共鸣”,即使在俄乌冲突结束后也能维持关系的热度:在2024年12月1日朝鲜欢迎俄防长别洛乌索夫的演出中,由俄语水平极高的金玉珠和崔雪姬演唱的《我的俄罗斯》、《仙鹤》、《父亲》等歌曲,不仅成为俄方高级代表团成员情难自已的“催泪炸弹”,演出视频在俄罗斯也引发了强烈反响——“他们可不是只会生产炮弹而已;她们唱我们的歌比我们还好”。

  一边是精度越来越高的火星-11甲弹道导弹不断炸响在从波尔塔瓦到基辅的乌克兰大后方,“主体炮”的170毫米炮弹开始代替2S7的203毫米炮弹炸响在红利曼正面的乌军防线上;一边是俄罗斯着名歌手,《站起来》、《我是俄罗斯人》的原唱沙曼向金玉珠发出邀请,希望她和她的同伴们能来到俄罗斯共同演唱,很难说哪件事更能打动俄罗斯人的心弦,更能让人想起这两个国家都经历了自己的“战争的三年间”。

  然而,感性终究战胜不了理性,更战胜不了本性。在这轮“以物易物”中,俄罗斯“本性难移”的一面逐渐暴露出来,以第三方视角而论,朝鲜提供的炮弹虽有瑕疵,但确实在俄罗斯扩充炮弹产能之前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以俄罗斯博主“GrishaPutin”的付费炮弹绘画订单作为抽样观察样本,直到本月,平均每5个订单中仍会有2个订单画在朝鲜制造的炮弹上。

  2月8日,一个来自中国客户的订单绘制在一发朝鲜122毫米高爆弹上,装填进一门D-30榴弹炮,向乌军发射出去

  但俄罗斯提供的“三流乃至更差”(朝方经办人员原话)的工业品,并未让金正恩2024年主抓的“地方发展20×10”地方工厂建设项目如愿取得成果。

  当然,这也很有可能说明另一个问题:遭受西方严厉制裁的俄罗斯生产出的工业品,也许真的并不比朝鲜“自力更生”生产出来的那些产品好到哪里去。总之, 当俄罗斯在战场上没那么被动的时候,“以物易物”是远远无法满足俄朝各自面临制裁封锁时诉求的,必然需要……

  即使是战局最为不顺的时候,“倒驴不倒架”的俄罗斯也深知,大国身份并不是靠今天丢半个村明天夺两顷地这种事儿衡量的。例如,在遭遇赫尔松/哈尔科夫反攻的前夜,俄罗斯仍然举行了“国际军事比赛”与“东部-2022”战略演习,其中最为核心、必须“到位”的客人,自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笔者很早之前说过,俄罗斯一方面想对我们展现出“我可不止有一个军事合作伙伴”的架子,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想把合作的层级限于“反恐演习”及以下的层次,那么只有我军是唯一能够与之匹配的力量。无非是早年间我军的精锐装备往往不是俄制就是有俄系血统,“匹配”起来也算“宾主尽欢”;现如今反而需要我军的兵力调配相应“高情商”一些。

  这三年间,以航行频率陡然提升,航迹直达印度洋的太平洋舰队为代表,俄罗斯远东军力的活动范围和力度都越来越强,尽管缺乏新锐大舰加入,但足以在中俄联演中担当重要角色。随着中俄空军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中俄海军海上联合巡航、中俄海警联合巡航的道道航迹不断延伸,区区阿拉斯加,绝不会是中俄联合巡航的“天涯海角”。

  因此,不断深化的中俄联演联训,特别是战略资产部分的互信展示,对于俄罗斯来说,还是感知中国对俄乌冲突态度底色的一种方式——这总比当初发现新华社和总台报道终于用俄方称谓“阿尔乔莫夫斯克”替代乌方称谓“巴赫穆特”容易多了。某种意义上说,如今正在南太平洋以一种特殊方式“衣锦还乡”的055大驱编队,也许要比华强北的元器件和无人机,让俄罗斯对于结束这场战争更有底气。

  当笔者完稿时,距离2025年5月9日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俄罗斯红场阅兵还剩75天。围绕那一天的主席台上会有哪些重量级贵宾的猜测,已然紧锣密鼓起来。虽然没必要像特朗普那样四处抢风头,但谁也无法否认,在越来越多的重大国际问题场合,总是将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投射视作“房间里的那只大象”,并非符合实际的描述。在俄乌冲突即将到达拐点时,中国的一举一动,必然会吸引世界的目光。

  当然,无论那场首脑峰会多么吸引眼球,甚至很有可能盖过阅兵本身,也不代表这三年来的问题与分歧能够就此解决;9月3日那场更为盛大的阅兵,同样不会意味着“历史终结”。即使能够促成一个对我方最有利的停战结局,面对前路漫漫,“大象”回过头来需要解决的地缘问题还有很多,无论是大是小。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