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首个投入运行!
走进国网西宁供电公司石头磊办公园区内,一排排崭新的充电桩整齐排列,顶棚上铺设有光伏板,旁边矗立着储能柜,一座“绿色驿站”跃然眼前。2月28日,青海首个“源网荷储”低压交直流融合示范台区投入运行,这是西宁主动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探索强化光伏台区“自平衡自管理自调节”能力,实现清洁能源最大化利用的有益尝试。
近年来,青海聚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西宁充分发挥高原中心城市首位优势,围绕源网荷储新实践、政策市场新业态、数字赋能新价值等方面全方位开展研究探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随着清洁取暖用电深入推进、分布式电源和多元化负荷大力发展,西宁城市配电网出现三相不平衡、台区负载率不均、扩容受阻等痛点问题,而部分配电变压器容量资源丰富却得不到充分利用。
为提升城市配电网对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负荷的接入能力和应急支撑能力,实现对配电台区的动态增容和潮流优化调度,打造更加安全、灵活、智能、高效的坚强城市电网,国网西宁供电公司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的支持下,在石头磊办公园区实施源网荷储低压交直流融合示范台区建设项目,新建了4台250千瓦柔直互联设备,1套100千瓦时分布式储能系统、6台60千瓦充电桩和屋顶车棚光伏300千峰瓦,配套建设直流用电示范小屋1座、光伏绿能供服大厅1座、“零碳”园区管理系统1套,初步构建形成源网荷储低压交直流融合示范台区。
该项目投入使用后,石头磊办公园区将全面满足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直流负荷的高效接入需求,通过分布式储能接入直流配用电系统的全方位应用,有效促进台区侧“光—储—荷—数”协同互动及分布式清洁电力进一步就地消纳,显着提升供电可靠性,为配电侧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探索出一条示范之路。
“源网荷储低压交直流融合示范台区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综合能源系统,在太阳能充足,光伏发电量较高的时候,将多余的电储存起来,发生故障停电时,再将这些储存的电能输送到故障区域,缩短停电时间,减少停电影响。同时,还能用储存起来的电能调节台区功率,灵活控制配电网间的运行策略,提高光伏等绿色电力的利用率,不仅清洁低碳,还提高了供电的能力和质量。示范台区运行后,预计每年平均节约标准煤25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79吨。”国网西宁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董耀说。
挑大梁、勇争先,西宁抓住机遇和挑战,明确了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1234N”总体思路,聚力打造“双碳”大数据中心西宁应用示范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示范项目,主动适应新发展需要,树立“双碳”落地典型引领示范,为全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新模式。
如今,一张“供电可靠性高、信息融合度深、供电服务品质佳”的现代化配电网正在西宁加快推进,为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提供充足动力。西宁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西宁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绿电优势定义城市,以充足、绿色、有成本优势的绿电供应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拉高标杆、打造精品、作出示范,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