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人民军队光荣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天安门城楼上,习主席的声音坚定有力,穿透时空。长安街上,共和国的钢铁长城方阵如山,气势如虹。
阅兵开始,号角催征。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震长空,党旗、国旗、军旗交相辉映。“敬礼——”一声令下,受阅官兵用军礼向习主席致以崇高敬意。
跨过万水千山,越过漫漫雄关。从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到阔步强军兴军新征程,人民军队在烽火中淬炼出的精神从未黯淡,守护家国的号角永不停息。
征程万裡,初心如磐。中国共產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永远是国家的捍卫者,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捍卫者,永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你已进入中国空军管制区,请立即离开!”“我是中国海军101舰,请与我保持安全距离。”
进入新时代,无论在碧波万顷的大洋深处,还是壮阔无边的万裡长空,人民军队正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2012年12月,习主席在党的十八大后第一次离京考察时鲜明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
回望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自那时起,列强强迫旧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750多个。割地、赔款——每一笔落下,都是民族尊严的伤疤。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次“锥心之痛”,被习主席反復提起:“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
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大机遇、大变革,千载难逢。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就不能实现党的意志、党的主张,就没有崛起的支撑、復兴的保障。
“全军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安全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充分认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担当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中国梦,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引领全军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练兵备战。人民军队守住了根和魂,走开了快速发展的步伐,赢得了迈向一流的主动。
领航强军,砥柱中流。把握强国强军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创新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形成习近平强军思想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引领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续写新的时代篇章。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歷史性成就、发生歷史性变革,最根本的是习近平主席领航掌舵、习近平强军思想科学指引﹔
大刀阔斧,革弊鼎新。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指挥体制实现歷史性变革,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深刻重塑,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敢於斗争,敢於胜利。全军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坚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以坚定意志品质、灵活战略策略、有力军事行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主动开辟军事斗争新格局。
军魂永不变,军旗永向党。旗面红地、上缀金黄色五角星及“八一”两字,充分彰显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生动体现人民军队始终高度集中统一、步调一致向前进。
从烽火硝烟走来,千千万万革命将士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在挫折中愈加奋起,在困苦中勇往直前。乘歷史大势而上,人民军队始终在党旗指引下奋斗强军,阔步迈向新征程。
回顾波澜壮阔的风雨征程,习主席语重心长:“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支部就是铁拳头,党员都是刀尖子。”面对主战装备全部换装,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党支部提出“驾驭新装备,支委当尖兵”。
1927年“三湾改编”时,“红一连”建立党支部,开创我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支部建在连上”,保証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基层落地生根。九十余载岁月积淀,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基因,已深深融入革命军人血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加强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放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思考,放到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復兴的歷史进程中谋划。
人民军队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深化政治整训,锻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的坚强党组织,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堪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為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証。
回望源头,汲取智慧营养﹔面向未来,思考使命担当。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这裡,见証着人民军队“从哪裡来、到哪裡去”的深沉思索。
“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提供了遵循。
宝塔山下,延河水畔,革命圣地延安生机盎然。2024年6月17日,习主席带领军委一班人和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瞻仰王家坪革命旧址。
习主席指出:“全军高级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带头弘扬延安精神,带头加强革命性锻造,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歷史重任,团结带领广大官兵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歷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从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到在延安召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人民军队更加自觉严格地整顿思想、整顿用人、整顿组织、整顿作风、整顿纪律,挽住云河洗天青。
新时代,人民军队把赤胆忠诚刻在骨子裡,写在行动中:抢险救灾,子弟兵迎难而上,以生命护佑生命﹔国际维和,子弟兵远赴异域,用担当传递和平﹔全域作战,子弟兵突破传统战场,决胜电磁天网、数字战场……
党旗所指,便是军心所向。以党的旗帜為旗帜、以党的方向為方向、以党的意志為意志,将士们有效履行使命任务,交出新时代强军答卷。
受邀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年逾九旬的抗战老兵刘世鉞心潮澎湃。每支方(梯)队经过,他都庄严敬礼。昂扬行进的钢铁之师,和当年以錚錚铁骨战强敌的战友们,在他脑海中交匯。
“当年抗击日寇,我们是為民族存亡而战。多少战友前仆后继、血洒疆场。”刘世鉞的声音坚定有力,“如今,国家军事实力更强大,我相信,敌人不敢来犯!”
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於战斗力。“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战争与和平的辩証法永不过时。
担任军委主席之初,习主席一番话振聋发聵:“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
强军兴军,核心是能打胜仗﹔强军之“强”,说到底是战斗力强。“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这是来自歷史的深刻警示,也是提高打赢能力的号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领导召开中央军委军事工作会议、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等,推动把新时代军事战略思想立起来、把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立起来、把备战打仗指挥棒立起来、把抓备战打仗的责任担当立起来。
“外机抵近!”突然,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短短几分鐘,舰载机准确完成滑行、止动、加力等多项动作,一架架战鹰嘶鸣升空、刺破苍穹。在远海实战化训练中,官兵们积极探索编队作战要素和力量实战运用,有力提升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
新时代,全军各级坚决落实习主席关於备战打仗重要决策指示,坚持把备战打仗作為第一要务,坚决把工作重心归正到备战打仗上来,一切為了提高战斗力的舆论导向、工作导向、用人导向、政策导向鲜明确立。
回首20世纪五六十年代,為打破大国的核垄断,排除万难,坚决推动“两弹一星”工程﹔再看今朝,东风浩荡,威震寰宇,“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震撼亮相,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从抗日战争时期“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到开国大典上“飞机不够,就飞两遍”,再到如今“长缨在手,敢缚苍龙”,人民军队紧跟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步伐,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威慑和实战能力不断增强。
从弱小走向强大,曾经我们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如今放眼全军座座练兵场,人民军队钢多气盈、骨头更硬!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嘹亮军歌,曾是一个苦难民族的悲壮吶喊,如今已成為敢打必胜的豪迈宣言。
9月3日,人民大会堂,情境戏剧《永远的番号》中,刘老庄的乡亲们含泪把孩子送上战场,将“刘老庄连”全员补齐。鏗鏘誓言,荡气回肠。
82年前,為守护百姓,“刘老庄连”82名官兵与日军殊死搏斗。勇士们用刺刀、用枪托、用铁锹,甚至用牙齿,战斗至最后一息。无一人投降,无一人生还。
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联8位女战士……他们,是千千万万革命军人以錚錚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的缩影。為了守护国家,為了捍卫正义,為了保卫人民,甘将热血沃中华。
习主席深刻指出:“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於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復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為世界一流军队。”
从土地革命战争“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到抗日战争“陷敌於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从解放战争“潮涌般的小推车和担架队”,到抗美援朝战争“举国上下愿倾其物力财力”……歷史告诉我们,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
那年,不到19岁的陈祥榕為捍卫国土英勇牺牲。部队前来慰问,陈祥榕妈妈说:“我隻想知道,我儿子在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新疆和田,“问勇路”由此得名。
“清澈的爱,隻為中国”,是陈祥榕生前留下的战斗口号。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贞。无论何时何地,為了党和人民,中国军人的选择永远坚定,中国军人的勇敢永远毋庸置疑。
战士万聪今年刚满18岁。当兵之前,看到子弟兵逆行冲锋,隻觉感动。现在,当他冲上救灾一线,才真正读懂了军人的担当,“保卫人民群眾生命财產安全,是我们义无反顾的责任!”
地震突发时,洪水袭来时,山火蔓延时……子弟兵一次次与人民群眾风雨同舟、眾志成城。他们用行动証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刻在心底的誓言,是生死以赴的实践。
“军地双方要密切协作,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共同续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谆谆嘱托,映照出军队统帅对人民子弟兵的殷切期许,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
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强军兴军,蓝图已经绘就。
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提供战略支撑,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