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懂得这又是个什么梗?
大部分年轻人都喜欢凑热闹,下班了约着去谁家一起打游戏;周末与好朋友约着一起去外面玩耍;晚上下班后一起去吃宵夜等,再普通的关系都有可能会变得亲密。
也有一些只喜欢独处的年轻人,他们属于群居生活中的异类,他们不喜欢串门,也不喜欢别人到他们的家玩耍,在外人看来,这是孤傲,是不合群,也是不识抬举。
询问过一个不爱串门的朋友,他说:在生活中,不喜欢串门,也不喜欢别人来自己家的,往往是以下这三种人。
他们未必是真如表面般孤傲,真相是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也许情感比谁都热烈,可为了长远的未来,他们才会决定省略掉眼前不重要的事情,以此来获得更大的成长。
众所周知,人情往来是需要成本的,不只是经济成本,更昂贵的是时间成本。你来我往用不了多少钱,只是你却需要在不一定是有效社交的来往中耗费时间和精力。
张玥平日里在人情往来中属于很低情商的那种,不管谁邀请她去玩,不管再好的朋友提出要到她家玩,她从来都不会轻易应允。
她的借口通常是学习,可这样的借口听多了,外人只会觉得她不真诚。结果过了没多久,她通过自考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文凭,也得到了更好的工作,她的那些曾经对不满的朋友和同事,才终于明白了张玥为何总是拒绝她们的往来。
正如张玥,她心中怀揣着梦想,从来不愿意去做那个虚度人生的无用之人。对于生活她自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外人说她特立独行也好,说她不合群也罢,那只是外人没有看透才得出的结论。事实的真相是,她在用压榨出来的与人来往的时间,一点一点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人总是要有所舍弃的,精力不足的情况下,提升自己与勉强自己去维护无用社交,孰轻孰重,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前者。
一个敢于拒绝他人的人,一定是懂得爱自己的人,她们有着强大丰盈的内心,不会轻易被他人所影响,只会一心为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在当今社会中,能有勇气接受外人的评判与排挤的人,并不简单。有的人一生都在以他人的意愿来生活,把他人的评价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样活着真的太累了。
内心足够强大,才能扛得下所有可能出现的不理解的声音。这些声音从来不能轻易改变她们的思想,特立独行并不是真相,真相是她懂得了释怀,懂得了接纳,也懂得了自我调节。
人一辈子都在围着别人过日子是可悲的,清楚自己要的,并愿意为之与外界的声音抵抗的,才算得上强大。
人生海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没有资格评判他人为人处世的对错,只要做好自己就好。
与他人来往是否密切,虽然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你一无所有,你用什么资本去跟对方做朋友?能想明白这个问题,相信你就能得到别人拒绝社交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