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信息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报名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挂靠网

热门关键词: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州庐陵永丰(今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一生,躬于政事,宦海沉浮,颠沛不定,书法虽为一生所好,但书名为文名所掩。至晚年,稍得闲暇,因“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故自号“六一居士”。又自言:“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他甚至有专门的学书计划:“单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书名。”

  欧阳修书法水平到底如何?苏轼有两段话颇为中肯:“欧阳文忠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裕如也。”“欧阳公书笔势险劲,字体新丽,自成一家……公墨迹当为世所宝,不待笔画之工也。”“尖笔干墨”,即露锋瘦挺,于飞白处见苍茫;“方阔字”,则体势宽博,可窥端庄之学者气度。朱熹谓“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引言所述,更多地从人品上肯定欧公书品,而苏轼一句“不待笔画之工也”,却无意中透露出了欧书之缺憾。

  欧阳修在书法史上最大的贡献是编撰了《集古录》,此书收录上自周朝、下至隋唐五代各地碑拓计一千卷,历时18年始成。后来,欧阳修又听从友人建议,撮其大要,删剩十卷四百余专门题跋。他本是史家,主编《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他用碑史互证之法,抉幽钩沉,征引纠错,使得《集古录》不仅为一部碑刻艺术巨着,也是一部珍贵文献。中国学术史上独有的“金石学”就此开端,绵延至今。

  晚年的欧阳修以书自娱,其书法观与年轻时完全改变。他认为学书“不必取悦当时之人,垂于后世,要于自适而已。”“自适”,就是自得其乐。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他的门生苏轼。自古但凡才学之士,皆以笔墨为游戏。苏轼倡言“我书意造本无法”,强调“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继唐“尚法”之后,开启有宋一代“尚意”书风。于此,欧阳修实有引路之功。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