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姿双重菁润焕白精华乳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其实中国最早的身份证制度,是以一种并不光彩的方式登上的历史舞台。1936年,当时西北军阀马鸿逵为了巩固自己宁夏“土皇帝”的地位,下令全省清查百姓户籍,并发放“居民证”。这种以白布作为材料,记录了居民姓名、籍贯、容貌的证件,已经具备了身份证的各项基本要素,是中国身份证最早的雏形。
1940年,马鸿逵下发了完善版本的“宁夏省国民身份证”,并制定了相关的法规辅助施行。但当时的宁夏百姓,对这种新式“身份证”并不感冒,甚至深恶痛绝。马鸿逵这番大费周章,并不是想着造福百姓,更不是推进户籍管理近代化,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占山为王,抓壮丁。
这种身份证明,相当于给当时的宁夏百姓套上一层枷锁。一旦15岁以上的男子被疯狂抓壮丁的马鸿逵带走,就会被立刻收缴身份证。因为如果没有身份证,这些壮丁即使逃跑,在宁夏也寸步难行。马鸿逵在全省处处设卡,无身份证者都要羁押审讯,让宁夏百姓出行受到极大限制,苦不堪言。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也学起了马鸿逵这一套。1946年,国民政府发布身份证,规定18岁以上的百姓都要领取。当时抗战刚刚结束,全国很多省市都处于恢复阶段,人口流动较大,并且难以管理,这一次的身份证发行也受到极大的阻碍。并且因为条令不严,各个地区规定的条件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的规矩。比如江苏就把身份证发放的年龄放低到了8岁,导致在人口统计上它就比其他省多出了一大头。
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地位,同时限制其他党派的活动,才过于急切地施行身份证制度。但因为时机和条件并不成熟,导致这次改革算不上成功,遭至了各方批评。而在10年后1954年,一张蒋介石给自己定制的身份证曝光后,更是引来社会一片骂声,他的私心全体现在了这张身份证上。
蒋介石的这张身份证详细记录他的个人信息和家庭背景,这其中还包含了很多你看不到信息。比如配偶姓名一栏,填写的是蒋宋美龄,母亲一栏蒋王氏,而父亲一栏则是蒋肃庵。宋美龄妇随了夫姓,母亲王采玉还隐去了名,对父亲蒋肇聪则是尊称其字“肃庵”。很难想象,在1954年的一张身份证上,还依旧采用着这种因循守旧的封建传统思维。女子在身份证上的名字写法仍要以“夫为妻纲”的方式出现,这并不是尊重传统,而是过于守旧。
而这张身份证最让人诟病的,是蒋介石的身份证编号“000一号”,号码“Y0000001”。将第一张身份证,给了所谓的“总统”,这其实和宋朝编写《百家姓》,将赵姓列为第一的思路是一样的。一边主张民主,一边却将自己凌驾于国民之上,以第一人自居,蒋介石又怎能说自己没有私心呢?
这并不是哗众取宠,你可以对比一下新中国1983年发行的第一代身份证。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派出所是第一批身份证颁证试点单位,当时北京城的老百姓张灯结彩,来迎接这历史性的一刻。而第一个领到身份证,是着名的歌唱家单秀荣女士,她被誉为“中国的第一公民”。而之所以单秀荣成为了历史性的幸运儿,只是因为她恰好住在东城区,又提交身份信息比较早。没有特权,将“第一人”留给老百姓,这才是真正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