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安全屏障
水源地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日前,城阳区进一步完善了《青岛市城阳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从应急组织指挥体系、预警和信息报告、事态研判等8个方面进行部署,规范应急处置工作流程,正确、快速和有效处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确保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应急预案》的修订,使得辖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组织更加健全,职责也更加清晰,《应急预案》明确了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区住房城市建设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应急管理局等成员单位的日常职责和应急职责,并成立了指挥部办公室和综合协调组、应急处置组、应急监测组等10个应急工作组,分工协作有序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应急预案》根据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性、污染物危害性、事态紧急程度、采取响应措施以及对取水可能造成的影响等实际情况,将预警级别分为橙色、红色两级。发布预警后,各应急工作组应跟踪开展事态研判,明确橙色预警研判和红色预警研判对应的各应急小组职责及时分析、研判,制定和动态调整应急响应有关方案、实施应急监测、污染源排查处置和应急处置等措施,开展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结束后,相关职能部门要采取后期防控、后期污染监测和治理及修复措施,调查事件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风险源整改和污染场地修复等善后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此次《应急预案》的修订,进一步规范了城阳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报告、事中响应、事后管理等工作,有利于提高应对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对饮用水水源地造成的危害。下一步,城阳区将不断加强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强化应急演练和培训,保障饮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