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信息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报名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挂靠网

热门关键词: 

  在古代中国,很多时候因为统治者不作为,让很多百姓不得不选择落草为寇。比如四大名着《水浒传》讲述的就是一群绿林好汉的故事,其实各个朝代、各个地区称呼土匪的方式并不相同,而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这则民间俗语,也和土匪强盗有关——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

  响马之所以会有了土匪的意思,是因为在当时马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人们外出都是要靠骑马或者马车。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养马的人非常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饲养马匹的人大多都选择了当土匪,于是人们就将其称呼为响马。不过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是山东出响马呢?

  这就要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了,对于统治者们来说马匹的作用同样重要,充足的马匹能够保证军队拥有快速移动的能力。

  但是饲养马匹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所以朝廷就准许百姓们养马,只不过每年都得像中央政府上缴足够数量的马匹作为军用。在最开始的时候养马是一件利润非常可观的差事,所以很多人都愿意从事这一工作。而山东的环境无疑是非常适合养马的,这就导致了山东养马的人数量远超其他省份。

  在宋朝中后期因为战事不断,所以朝廷对于马匹的需求也是日益巨大,渐渐的就导致很多养马人入不敷出。要知道在古代如果不能够完成朝廷的任务,那么最终结局会非常凄惨。

  在形势的逼迫下,这些人很多都选择了落草为寇,因为他们常年牧马,所以能够很好的掌控马。一时间朝廷竟然拿他们也没办法,响马队伍也渐渐的壮大了起来。

  和“响马”相比,“蹚将”的历史就要晚很多了,因为他们是民国年间才登上历史舞台的。在当时军阀混战,整个国家乌烟瘴气的。河南地区作为农业大省,年头不好百姓为求生存,只能选择落草为寇做一名蹚将。

  不同于“响马”的是,蹚将大部分都是农民,或者木匠,石匠等等手艺人出身。在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这些手艺人经常都是食不果腹,空有一身本事却无人问津。

  这些可怜的百姓迫于生计的压力只得选择了当土匪这样的方法,和其他土匪不同的是,他们并不是生性残暴之人。在最开始的时候蹚将一般会计划好自己的逃跑路线,他们并不希望和政府方面发生正面冲突。

  他们抢劫的目标也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主要是针对大规模的商队或者当地的富商,一般情况下蹚将是不会对普通百姓下手的。但是随着蹚将人数的变多,很多规矩也都被他们抛之脑后,所以在当时蹚将袭击村庄的事情时有发生。

  其实在大多数时候,百姓们都是希望安居乐业的,但是如果当他们最基本的权益都无法得到保证的时候,就会有人选择破罐子破摔。所以在太平盛世的时,候我们很难看到关于土匪的记载,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很多诗人都感慨过百姓想要在这个社会立足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尤其是在那些动荡的乱世,有能力的人最终能够幸存下来,而那些胆小的老实人往往会成为统治者们的牺牲品,实在是让人感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