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林州:找准“小切口”做好为民服务“大文章”
央广网安阳1月9日消息(记者 彭华)“以前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将十几米的插线板从阳台接到楼下,既不安全又不方便。如今,小区新建了充电车棚,用起来既省心又安全。”2025年1月8日,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振林街道山水甲秀社区翰林名苑小区居民侯文翠对家门口的充电车棚赞不绝口。
2024年1月以来,振林街道通过“小切口”破题,做好“实”字文章,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变成放心事、暖心事,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楼梯间内有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社区和物业能不能解决一下?”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又有人接上话茬,“咱小区的边角地,能不能利用起来,建设充电车棚?”……这是振林街道山水甲秀社区翰林名苑小区居民协商议事时的一个画面。
群众有呼声,社区有回应。“我们联合小区物业、共建单位、‘一员三长’,通过‘一厅四会’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利用翰林名苑小区边角地新建6个充电车棚,新增160个充电端口,基本满足了小区居民的充电需求。”山水甲秀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曹瑞峰介绍道。
建好充电车棚,为居民美好生活“充电”,为群众安全幸福“加码”。据了解,2024年以来,振林街道共在26个小区累计建成充电设施2785个。
“以前小区设施老化,环境卫生条件也跟不上,改造之后的老房子换新面貌了,感觉像搬新家了一样。”走进振林街道常青社区合鑫福小区,只见道路平整、小区整洁,居民们围聚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小区改造后的变化。
老旧小区改造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改哪里?如何改?小区居民最有发言权。振林街道坚持群众的事让群众商量着办,通过“一厅四会”议事协商平台,因地制宜、“一小区一对策”合理确定改造内容,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同时还邀请3-5名热心居民代表,全过程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充分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
“从施工队进小区施工开始,我每天都关注施工进展情况,并和小区居民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施工队多次面对面沟通改造事宜。”振林街道商业街社区棉麻3号院小区居民李改娣说,“眼看着曾经的‘忧居小区’进阶为如今的‘宜居小区’,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老路,工商局小区有一盏路灯不亮了。”振林街道闫家台社区居民郭淑芳看到小区路灯不亮时,立刻向社区网格员路松林反映情况。接到居民诉求后,路松林立即赶到现场查看情况、检修线路,并更换路灯,把民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一盏路灯、一座井盖、一处破损路面,看似微小,实则关系到群众出行安全的大事。振林街道聚焦“小切口”,在民生实事上下足“绣花”功夫,以“小修补”服务“大民生”,不断夯实“硬件”基础,筑牢文明城市根基,有效保障市民出行安全,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据悉,2024年以来,振林街道先后解决群众诉求100余起,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事的解决,拉近了关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架起了常来常往、常联常亲的“连心桥”。
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化作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一个个民生工程的竣工,夯实着美丽振林的建设步伐。“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倾心、倾情、倾力,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让广大群众感到安心、舒心、暖心。”振林街道党工委书记索军亮表示。
据悉,2024年以来,振林街道先后解决群众诉求100余起,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事的解决,拉近了关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