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作文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里最快乐的时光之一,就是课间到学校里的小卖部、小超市买零食抢着吃,虽然不一定真的有多好吃,但在气氛的带动下感觉味道特别好。很多孩子甚至幻想着,一定要把学校小卖部里零食吃个遍。
但“好吃”不代表健康,学校小卖部的零食也是一样,基本上都是高糖、高盐、高热量的垃圾食品,营养价值低,卫生安全没办法保证。孩子们如果长期吃这样的零食,会导致不爱吃饭,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发育很有坏处,甚至影响智力。
所以主管部门一直十分重视学生们“舌尖上的安全”,对学校食堂、小卖部、小超市的监管十分重视。2021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出台《关于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的通知》,明确提到“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随着2023年春季开学,教育部等四部门再次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各地教育部门要督促中小学校、幼儿园原则上不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确需设置的,不宜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本来这是一个为孩子们长远发展考虑的好措施,但很多网友却表示“校领导第一个不答应”“有‘原则上’几个字等于鼓励学校开小卖部、小超市”。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对于很多校领导来说,学校的小卖部、小超市是利益链条里非常重要的一环,获利不菲。毕竟孩子们普遍爱吃零食多于吃正餐,只要学校规定不允许学生私带零食入校、食堂里面的饭菜做得糟糕一些,学校小卖部、小超市的生意可以说是源源不绝,即使同样的零食是外面的两三倍,学生们也照样抢着买单。
所以学校的小卖部、小超市历来是一些校领导的保留地,往往交给他们的亲戚来经营。也有一些校领导为了避嫌,就通过招标的形式转出去,而中标的往往也是跟他们关系比较好的人。前段时间南宁市一中学小卖部公开招租,仅10平方米的铺位年租金就达到74.4万元,2021年肇庆市一中学小卖部三年承包经营权更是拍出了728万元的高价,可见“油水”有多大。
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的买单者,肯定是孩子和家长,且不说租金就相当可观了,加上平时的好处肯定少不了,如果说清清白白,恐怕家长们也不答应。全面禁设学校小卖部、小超市,应该是大多数家长的心声。但此次的《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中,用了“原则上”几个字,似乎比此前的规定有所退步,只要校方能说出个道道来,就能继续在学校内设置小卖部、小超市,钱照捞不误,所以很多网友才表示质疑。
笔者认为,这个通知反而是一种进步。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本身新陈代谢就快,加上贪玩活泼,正餐吃下去的东西很快就消化完了,需要及时吃一些东西垫垫肚子,以免饿坏伤了身体。尤其是那些寄宿制学校,如果校园里没有配套的商店了,会一窝蜂涌向周边小店,那些商家没有校方的约束和监管,会丝毫不顾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不管是好是坏都会摆出来卖,这样风险更大。
所以说,在学校内设置小卖部、小超市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不能搞一刀切,确实有需要的学校还是应该设置小卖部、小超市。
其实小卖部、小超市只是一个铺面,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让它变“坏”的是人,只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严抓食品安全问题,严抓学校小卖部、小超市的物价,严抓不正当的利益输送,就能避免种种乱象的发生。希望有关部门能切实行动起来,打消家长们的顾虑和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