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清明节假期告家长书
四月,春意盎然,草长莺飞,我们即将迎来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了让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又充实的假期,现将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请家长们配合,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它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它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春夏季是各类传染病高发季节,日常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晒衣被,注意室内通风。请家长们多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注意体温变化;根据天气变化为孩子增减衣物;如发现健康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疾病。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跑闹、玩耍,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等,不得随意横穿,更不得在马路中央骑自行车。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上下车时不拥挤,文明乘车,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或抓牢扶手。
1.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野外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野外不熟悉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食物中毒。
3. 外出时注意熟悉场所的疏散通道位置和逃生路线,如遇火情有序逃生,不乘坐电梯、不贪恋财物、掌握正确逃生方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逐渐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清明节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首先,要关注那些因为失去亲人而感到悲伤和孤独的孩子。这时,可以通过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和帮助。其次,要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生死清明节是一个缅怀逝者、思考生死的时刻。家长应通过宣传教育,告诉孩子们生命的可贵和世间万物的生生不息,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正确认知。 此外,青少年在清明节期间可能会面临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家长要留意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家长应提醒孩子不搭陌生人的便车,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玩具、礼物或食物,坚决拒绝他们的诱惑。外出游玩、购物时,最好与同学、朋友、家长等结伴同行,节假日人流比较多,和家长上街或外出游玩紧随家长。
注意安全清明节扫墓祭祖时,切勿让孩子携带明火、玩火等,做到文明拜祭、文明扫墓,确保人身安全。
让我们携手和孩子一起,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文明祭祀新风,用文明缅怀、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先祖、先烈们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