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信息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报名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挂靠网

热门关键词: 

  7月22日,特大暴雨突袭济南莱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报道团队闻“汛”而动,直击救援现场,并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经历感受。

  7月22日凌晨,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席卷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短短5小时,狂泻的暴雨化作奔腾的山洪,席卷大王庄镇石屋子村、朱家峪村。

  灾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央广网迅速组建包含前方记者、后方编辑及总网多部门在内的报道团队,奔赴现场展开报道。

  “车上没水了,一会找个超市买一箱。”“面包、火腿肠之类的也再备点吧。”对于灾情报道,频道记者早已轻车熟路:设备检查、充电宝带足、保障物资备齐,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14时,我们集合出发。车上,大家不断沟通报道思路:“首先要去现场了解下实际情况”“还得看下目前的救援进展”“别忘了群众安置点,得看下他们吃什么、住哪”……

  路从哪里断的?车能开到哪里?我们并不清楚,只能随着车流缓慢移动。在一个路口,我们向两位村民询问:“阿姨,去石屋子村还有多远?”“最少还有30里。”“车能开上去吗?”“开不了,山洪把路都冲断了。”

  徒步几百米后,我们见到了第一处被洪水冲毁的道路。从山上下来的消防救援人员告诉我们:“到石屋子村还得走近一个小时。”

  乌云聚集,天色渐暗。天气预报提醒,当晚莱芜区部分地区仍有暴雨。进不进村?考虑几秒钟后,我们决定继续上山。“你们要沿着远离河道的一侧走,不少靠近河道的路底部已经被冲空了,容易塌陷。”已经走远的救援人员又回头提示道。

  越往里走,损毁的道路越多,路上散落着被洪水冲来的、与人差不多高的巨石。我们逐渐从正常行走变成手脚并用攀爬。

  在一处被冲毁的道路旁,我们进行了第一次出镜报道:“目前可以看到,仅存的道路已被冲毁,车辆无法通行,进村需步行。”

  我正想将素材传回后方编辑时,突然发现手机没有信号。焦急之际,我遇到两位运送设备上山的救援人员。在他们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一处有微弱信号的地方。3%、4%、7%……信号格艰难跳动,传送素材的时间从未如此漫长。

  “你看那根电线杆,上面有石屋子村的牌子。”在看到牌子后,我们确定自己终于到了石屋子村,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铁门旁,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出镜报道:“我们已经来到了石屋子村,从我身后可以看到山洪冲毁了部分房屋,此外我们看到不少房屋已经落锁。据了解,村民已得到妥善安置。”

  沿着瓦砾攀上救援现场,我们尝试采访救援人员,但被婉拒。随后我们进行了第三次出镜报道:“我们已经来到了石屋子村,大家可以看到,救援人员已经打开了应急灯,正在紧张地展开救援。”

  身边对讲机不时传来准备集结下山的声音,我们抓紧时间找了一个信号尚可的地方往后方传素材。在前后方的通力协作下,《记者直击济南莱芜区强降雨现场:道路被冲毁 比人高的巨石被冲出》《济南莱芜暴雨现场丨石屋子村部分房屋被冲毁 当地村民已得到妥善安置》《记者探访莱芜区石屋子村:救援工作持续进行中》几篇带有热度的报道成功发布。

  原路返回,全是下坡,预计时长1小时,但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大部队选择了另一条路——约两个小时的山路,上坡。

  漆黑的山路上没有路灯,坡度比进村时的山路还要大,闪电频率越来越高,大雨倾泻而下。我已分不清身上是雨水还是汗水,只觉得心跳越来越快,小腿开始止不住打颤,双脚机械式地不停迈着……

  在等待车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救援人员席地而坐,吃着早已放凉的盒饭,不少雨水飘进了饭盒中。

  在莱芜区大王庄镇的安置点,我们见到了石屋子村的村书记张承艾。他的身上沾着泥,鞋和裤子是新的,他说:“我闺女在莱芜市区住,她给我买了送来的。”

  石屋子村是此次山洪灾害受损最严重的村庄之一,虽然村里只有五十多位村民,但大都是老人。“雨越下越大,我就赶紧挨家挨户敲门,让大家撤离。”正当劝说时,有人告诉他,他家房子也被冲走了。

  “我怎么办?我也没办法。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得先管大家。”时间紧急,张承艾顾不上回家看一眼,继续组织村民撤离。“有位老人不想走,我们硬把她背出来的。”说起这些,59岁的张承艾声音有些颤抖:“家没了……”

  《吃好 住好 有药 能洗澡 莱芜多措并举保障安置群众生活》《房屋倒塌前 村书记救出75岁老人 自己家被冲毁 “我是党员,我得先管大家”》系列反映安置点情况的稿件发布出来,登上热搜榜,成为外界了解群众安置情况的窗口。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