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工匠为振兴杯打call:爱“玩”机器的他打开了“新天地”
踔厉奋发启新程,挺膺担当建新功。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重要力量。11月25日,由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主体赛全国决赛将在杭州开赛。杭州团市委联合潮新闻客户端,邀请多名青年工匠,分享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奋斗故事,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技能人才共聚杭州,为梦而战!
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的赛场上,气氛严肃而紧张。当看到最后一个工件被准确抓取拼接,严丝合缝地形成完整成品入库,周昭昭、张颖和翁钲栋在心里暗自喊了一声“稳了!”果然,比赛结果揭晓:以满分成绩夺得金牌。
周昭昭来自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机器人技术的执着和热情给了他不断迎接挑战和攻克难关的勇气和信心。
“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周昭昭用9个字来形容这次备赛和比赛过程,“我们要克服语言上的挑战,让外方队员深刻理解领会专业技术和专业术语,难度可想而知。”办法总比困难多,翻译软件无法准确表达的,中方队员就手把手一遍又一遍演示操作规范和技术要点,“说不明白就动手练出来,不拿满分誓不罢休。”
临近正式开赛仅剩7天,团队才收到比赛设备。面对完全陌生的技术设备,团队三人每天早出晚归,调试设备到凌晨,相互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今天调试不出来不回家。”为了攻克物料抓取定位总是不精确,不能准确放上托盘的技术难点,周昭昭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只有不停地花时间测试调整,在无数次的尝试中才能寻找到稳定的方案。”最终,他和团队小伙伴们取得了成功,让学校成了浙江省唯一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的高职院校。
毕业后的周昭昭在机器人技术领域早已经是一名“老师傅”,他毅然放弃高薪,离开知名机器人技术企业来到高校,把多年的项目实战经验“传道受业”给学生。成才之路是枯燥且疲惫的,需要不断地学习,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反复试验每一道步骤,只为让大大小小的工件都被准确抓取拼接,严丝合缝地形成完整成品。
周昭昭说,热爱是破解所有艰难的密码。未来,他还想要学习深造更前沿的专业技术,进一步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应用创新,在“机器人”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