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吴秀波演过红孩儿可以这样理解吗?
食管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排在全部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在我国,80%以上的食管癌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谭黎杰团队在《肿瘤学年鉴》(IF=52)在线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研究评估了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两种治疗方法(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微创食管切除术、新辅助化疗联合微创食管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食管癌症状隐匿,大多数患者确诊已处于中晚期,因此这类患者需要进行新辅助治疗。相比直接手术,新辅助治疗可以显着提高患者生存期。然而,对于哪种新辅助策略更好仍存在争议,标准策略始终没有达成一致。
目前,直接比较新辅助放化疗(nCRT)与新辅助化疗(nCT)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试验只有3项。这些研究涉及的病例全部或主要是位于食管远端或食管胃交界处的食管腺癌,结果是否可推广应用到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尚待验证。
近年来,微创食管切除术因创伤小、恢复快、远期效果好等优点成为主流治疗方法,但微创患者是否对接受新辅助治疗,尤其是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有益,尚无临床试验报道。
谭黎杰团队在试验中采用新辅助治疗后辅以微创食管切除术作为治疗策略,以减少创伤。回顾性数据显示:局部晚期大肿瘤(cT3-4aN0-1)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进行微创切除,围手术期情况与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相似,且3年总生存期更好。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并严格评估安全性和有效性,团队开展了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经筛选共有264名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到2021年11月30日已发生121例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43.9个月。
尽管新辅助放化疗的病理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新辅助化疗,但两组总生存期相当,3年生存率分别为64.1% 和54.9%,无进展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也无差异。此外,新辅助放化疗治疗的潜在复发风险更低,但复发模式相似。
基于以上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原发灶较大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与新辅助化疗相比,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微创切除并没有显着改善总生存期。
结果说明,对于临床分期为cT3-4aN0-1M0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微创食管切除术、新辅助化疗联合微创食管切除术这两种治疗,并没有显着改善总生存期。原发灶较大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最佳新辅助治疗策略,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唐汉主治医师、汪灏副主任医师、方勇主治医师、朱姜轶主治医师是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胸外科谭黎杰主任医师为本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