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检察院检察官尹敬慧:理性彰正义温情守民心
“公诉人的笔下有人命关天,有财产万千,有是非曲直,有毁誉忠奸,定要有一颗公心、守一份忠诚,才无愧这笔下万钧之力。”2013年,尹敬慧初到检察院,前辈的话让她深受触动。带着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初心不改走过了十年时光。尹敬慧现任河东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二级检察官。从检十年来,她一直奋战于检察一线,以工匠精神办好经手的每一起刑事案件,做法律的捍卫者和群众的贴心人。
天津北方网讯:“公诉人的笔下有人命关天,有财产万千,有是非曲直,有毁誉忠奸,定要有一颗公心、守一份忠诚,才无愧这笔下万钧之力。”2013年,尹敬慧初到检察院,前辈的话让她深受触动。带着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初心不改走过了十年时光。尹敬慧现任河东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二级检察官。从检十年来,她一直奋战于检察一线,以工匠精神办好经手的每一起刑事案件,做法律的捍卫者和群众的贴心人。
对一线检察官而言,面对疑难复杂的大案要案,需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儿,更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
2020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官之年,重大疑难案件摆满了尹敬慧的案头,时间紧任务重,案多人少压力大。尹敬慧开启工作狂人模式,遇到难啃的“硬骨头”更要通宵达旦。三个月的时间里,她参与办理涉黑及重大涉恶案件7件,审阅案卷300余册,撰写工作日志、阅卷笔记、审查意见数万字。凭着这股毅力,她与战友相互鼓励、携手向前,顺利完成“六清行动”任务。
2022年,全国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治理、严惩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诈骗乱象。尹敬慧办理了一起特大养老诈骗专案,涉及老年被害人300余名,涉案犯罪团伙分工复杂,犯罪链条隐蔽。面对堆成小山一样的卷宗,尹敬慧告诫自己,越是困难越是要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去维护正义。案件办理冲刺期,她连续两周吃住在单位,制作审查报告14万余字,从证据整理到法律适用,去繁存精、准确定性,最终将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接受法律正义的审判。
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官,尹敬慧接触的多是琐碎的“小”案。一些故意伤害、盗窃、诈骗类案件,是发生在邻里之间、同事之间的冲动犯罪,看似不起眼,但对每一名当事人来说都可能是足以改变命运的大事。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如何把晦涩严肃的法言法语变成通俗的百姓家常,实现起来更见功力。
尹敬慧办理过这样一起故意伤害案:当事人均是年届七旬的老人,双方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因为噪声问题产生矛盾大打出手。经过多次提讯,双方当事人态度都十分强硬,嫌疑人拒不认罪。当事人经常找到尹敬慧,要跟她“理论理论”。一次,尹敬慧用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才安抚住当事人的情绪,将其劝回家。这时她才发现,因为孩子发烧,幼儿园给她打了好几个电话,但她因为忙着工作都未接听。她急忙赶到幼儿园,看着打蔫的孩子,心疼、自责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在这么小的案子上耗费这么多心力,真的值得吗?”她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第二天,尹敬慧坐在电脑前想要尽快审结此案,当事人苍老而佝偻的身影再次浮现眼前,冲动之下的犯罪已经让和谐的邻里关系破裂,如果根本矛盾不解决,只会产生更大隐患。她当即给嫌疑人打了一个电话,而正是这个电话给事情带来了转机。经过调解,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握手言和,案件以相对不起诉顺利告结。双方当事人在深刻吸取教训的同时重新开始了安稳的晚年生活。尹敬慧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在理智与感性的交替磨炼中,在忙碌与充实的法治追求中,尹敬慧不忘初心,奋力向前,始终用理性彰显正义,用温情守护民心。(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