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约会吧杨宏志是怎么回事?
“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没想到这个博物馆是由付建桥馆长举全家之力建的,讲解也是他亲力亲为,真的是让人十分敬佩”“以后一定再来参观、学习”……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万松街道机场社区60名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走进蔡甸区侏儒山街道阳湾村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参观的社区干事、居民、党员代表深受感染,异口同声感动于侏儒山战役中先辈的革命精神、馆长付建桥一家人的家国情怀和“永远跟党走”的红色家风。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万松街道机场社区60名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走进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参观。长江网记者王海 摄
“没想到这个博物馆是由付建桥馆长举全家之力建的,讲解也是他亲力亲为,真的是让人十分敬佩。”机场社区党员居民杨先生说,他真切感受到一点——傅玉和在侏儒山战役中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在付建桥馆长身上得到了传承。
1941年11月至1942年2月,着名的侏儒山战役打响,前后经过大小战斗14次,毙伤日军200余人,全歼伪一师5000余人,击溃伪二师1500余人,缴获了伪一师一个能制造轻机枪和手榴弹等武器的兵工厂,其中仅半成品的步枪就达4千多支,这是新四军第五师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战果最辉煌的一仗,也是新四军在湖北最大的一场战役。
付建桥的父亲傅玉和出生于侏儒山街阳湾村傅湾,曾担任新四军第五师第15旅侦察参谋兼手枪队长。侏儒山战役期间,傅玉和曾只身潜入伪定国军第一师司令部,获取了日伪军兵力布防图、伪一师军官花名册、日军印制的湖北地区军用地图、伪一师师部口令等重要情报,为战役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但从小他就我们兄弟姐妹讲述当年战斗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永远跟党走’。”付建桥说。
“当我知道得越多,我就越想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情。如果不把这段历史挖掘、整理出来,我真的不甘心。”付建桥说,当他越了解这段战争的历史,建馆的想法就越强烈。看着父亲和他当年的战友相继离世,付建桥心想,不能让这段红色历史在自己这一代断档,一定要把它展示出来,而文字、图片等材料难以体现战役的实质内容,有像博物馆一样的固定场所作为载体才能更好地传承、延续历史。
2013年4月2日,付建桥举全家之力历时18个月建起的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正式落成并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此后至今,付建桥及家族成员轮流担任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述侏儒山战役的故事。
新四军胸章、臂章,缴获的日军九七式手雷、日军医疗器械箱……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展示的一件件藏品,都无声讲述着侏儒山战役的那段历史。
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馆长付建桥给武汉市江汉区万松街道机场社区干事袁梦(左二)、周欣(右一)作讲解。长江网记者王海 摄
“我在博物馆的藏品、史料图片中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机场社区“90后”干事袁梦说,此次和社区的老党员们共同来到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看到不少同行的老党员们在参观时眼角湿润,袁梦也是深受感动。
“在博物馆看到的子弹壳等展品,让我们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在战场杀敌的英雄气概,我们青少年都要学习革命先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侏儒山中心小学五(1)班学生方泽鹏说。
蔡甸区侏儒山中心小学距离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约两三公里路程,每年的清明节前,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缅怀先烈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是我们本土的红色教育资源,我们每年都会带孩子们过去开展活动。”侏儒山中心小学校长谭峰说。
2023年4月,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红色传承”回顾展活动月时,付建桥家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在博物馆门前合影。付建桥 供图
今年的3月31日,侏儒山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代表前往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参加了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红色传承”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生们用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祭奠革命先烈。五年级(1)班学生黄凝玉说,她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战斗的不易,“他们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开馆10年来,博物馆已接待游客53万余人次,观众有新四军老战士及后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学生、中小学生、社区居民等。”付建桥说。
侏儒山中心小学副校长周莉娜是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的第一批义务讲解员之一。出生于1982年的周莉娜是侏儒山本地人,从小也是听着侏儒山战役的故事长大,在2013年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她前往博物馆参观,听馆长付建桥讲解,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决定加入义务讲解的队伍。
在学校组织的博物馆寻访活动中,周莉娜经常担任讲解员,为孩子们讲述“三打侏儒山”的故事。“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有责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
“我知道太爷爷是抗日英雄,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在今年5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播出的《闪亮的名字——2023最美家庭发布仪式》节目中,付建桥8岁的外孙女陈卓悦这样说。
《闪亮的名字——2023最美家庭发布仪式》节目中,付卓(付建桥女儿)家庭现场合影。(视频截图)
这场发布仪式上,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发布了2023“最美家庭”,付卓(付建桥女儿)家庭和全国其他9户家庭光荣入选。当晚,付建桥和爱人周琳璋、女儿付卓、女婿陈柏松、外孙女陈卓悦一同出现在节目中。付卓家庭的颁奖词是——举全家之力建抗战博物馆,将“永远跟党走”的家训镌刻在红色血脉。历史更迭,精神赓续。
付建桥说,外孙女每年寒暑假、清明节等时间,都会回到武汉,在博物馆听自己和付卓给她讲侏儒山战役的故事,“她还会主动帮着擦拭展台,为馆边的古树浇水,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付卓(付建桥女儿)家庭在北京参加《闪亮的名字——2023最美家庭发布仪式》节目录制时,在后台与节目编导组任丹丹(右一)合影。付建桥 供图
“我的外孙女现在特别会讲‘冬哥打鬼子’的故事,对我父亲抗战的细节也记得很清楚。”付建桥说,陈卓悦和付卓一样,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当她越来越了解这个故事后,付建桥和付卓开始培养陈卓悦成为小小讲解员。
付建桥为外孙女定制了一个更有趣味、更好理解的“简易版”侏儒山战役故事——“因为父亲傅玉和出生在冬月,很多人称他为‘冬哥’,所以故事命名为《‘冬哥’打鬼子》”。如今,陈卓悦已经能够熟练地将太爷爷的抗战故事完整讲述出来。
《闪亮的名字——2023最美家庭发布仪式》节目中,付建桥为家人讲述侏儒山战役的故事。(视频截图)
付建桥说,从小开始了解侏儒山战役的历史,是从他这一代就开始延续下来的。付建桥也是从小听着父亲讲的故事长大,对父亲十分敬佩。
1961年傅玉和退休后回到武汉,来访的战友络绎不绝,他们聚在一起时,经常聊起侏儒山战役。当时正读小学二年级的付建桥也逐渐开始接触父亲的战友以及烈士遗属。“每年大年初一,我们都会去住在侏儒山街上的两户烈士遗属家拜年,父亲走后就是我带着家人过去。”
在这个环境下长大的付建桥耳濡目染,将抗战英雄的家国情怀和父亲所教导的“永远跟党走”家风牢记于心。
付建桥的女儿付卓也同他一样,从记事起就听父亲讲侏儒山战役的故事。上高中时,付卓开始用电脑帮父亲处理侏儒山战役相关的文字材料。2000年,付卓考取武汉大学后,付建桥为她购买了一台台式电脑,她开始在学校远程为父亲建馆提供帮助。这台台式电脑的显示屏至今仍然保留在侏儒山博物馆的休息室内。付建桥说,当时几乎所有的资料汇总都由女儿完成,大学期间的付卓为他提供了很多帮助。
目前,付卓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工作。工作之余,她也不忘传承红色家风,传递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拥军爱国的光荣传统。“爷爷的精神会激励着我迎难而上,成为新时代能打硬仗的生态环保铁军。”付卓在《闪亮的名字——2023最美家庭发布仪式》中说。
博物馆筹建阶段时,为弥补经费的不足,付卓和丈夫陈柏松毫不犹豫拿出了全部积蓄,并承担了馆内宣传展板设计制作以及开馆以来的资料填报、藏品整理等工作。对此,陈柏松在《闪亮的名字——2023最美家庭发布仪式》节目中表示,他自从和付卓相识,便感动于她们家庭的红色家风。“作为当代年轻人,非常有责任去传承和发扬这种红色精神,而建设博物馆,是我们这个家庭的宝贵精神财富。”
《闪亮的名字——2023最美家庭发布仪式》节目中,付卓带着女儿陈卓悦参观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视频截图)
今年3月25日,傅玉和战友王大才60岁的孙女王小玲来到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终于找到了有关爷爷当年的战斗故事的记载。王小玲说,多年来,她一直在新四军有关的纪念馆寻找爷爷的事迹,之前曾前往大悟县、天门市等地的场馆,但都未能找到。
王小玲告诉长江网记者,今年3月时,她从亲戚口中偶然得知蔡甸区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便马上带着刚从北京回来的女儿和两个外孙女一起前往博物馆参观。在博物馆,付建桥向她讲述了很多关于爷爷王大才的故事。
“我们之前只是听说了一点爷爷的故事,就想多了解一些。付馆长对我爷爷特别熟悉,当时听他讲那些故事的时候,我真的是激动万分……”王小玲说,以后每年,她都会带着女儿和外孙女等家人一起到侏儒山战役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
付建桥说,经常会有像王小玲一样的新四军后人到博物馆,找寻和自己祖辈有关的记忆。“这些新四军后人来自湖北省内各地,以及北京、四川等全国多地,我想这里应该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怀念先辈的场所。”
机场社区27岁的干事周欣说,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为像她一样的年轻社区工作者提供了非常好的教育平台,她会把从“永远跟党走”的家风家训中感受到的精神融入社区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服务群众”。
在侏儒山中心小学的红色文化背景墙上,有一面是关于侏儒山战役历史的。周莉娜说,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让红色精神根植于学生们心中。“文化墙设置在孩子们每天上下学都能够经过的地方,让他们能够通过图片和文字来学习历史。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的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寻访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沉浸于那段峥嵘岁月中,潜移默化地感悟红色文化。”
据介绍,目前侏儒山中心小学正在编写一部讲述侏儒山战役历史的读本,今年暑假期间将会对初版进行编辑,后期将很快投入使用。读本分为红色记忆、英雄赞歌、趣话家乡、“你好,小红娃”四个章节,讲述侏儒山战役、革命英雄和侏儒山的家乡风土人情,以及学校开展的“小红娃”系列德育活动。“这个读本将和博物馆一样,成为我们传承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载体。”周莉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