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信息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报名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挂靠网

热门关键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对干部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虑,此时的中国摆脱了“十年动乱”的阴霾,可想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提拔更多年富力强且具备专业知识的干部就显得更加重要。

  1980年2月末,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时任副主席的汪东兴做出表率,主动辞去副主席等职务并得到批准。其实,在他辞职后,中央还有其他4位风云人物也先后主动请辞,分别是:陈锡联、纪登奎、吴德、华国锋。

  正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几位领袖的急流勇退堪称老干部们的榜样,看似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实,让位促成的是国家干部的年轻化与专业化。

  先来看陈锡联,身为最年轻的开国上将,陈锡联曾系党政军重任于一身,因为他的清心寡欲以及对于原则的坚守,保全了国家政权在动荡时期的平稳交接。

  当年不少人对陈锡联有过质疑,他对此没有过多解释,可他也非常清楚,毛主席希望他的存在可以保全邓小平与叶剑英两人,唯有他们才能在日后力挽狂澜。

  就这样,陈锡联在后来用自己的急流勇退无声地证明了一切,在拨乱反正成功之际,果断让出自己的党政军大权并欣然卸任。

  1951年,主席视察路过河南许昌时,对不到30岁的纪登奎有了一些关注,直到1968年,他才逐渐晋升为国务院副总理,相对于其他高层领袖,纪登奎的基层工作经验比较丰富。

  虽说他在短时间内成为了政坛核心人物,可纪登奎一直没有忘记身为领袖的本分,也不曾翻云弄雨、颠倒黑白,尤其在“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他还曾为无辜受累的北京军区政委李雪峰仗义执言。

  因为这件事,纪登奎也成为了“敢在主席面前唱反调”的领袖,这份果敢和气度来之不易,他也因此在高层得到了不少人的尊重。

  作为我党政工方面的老领导,一路经历战争洗礼的吴德同样是中央领袖中极为清心寡欲的存在,只要是他工作过的地方,反响都很不错。

  1966年后,因为北京局势的严峻,吴德来到北京担负重任,1973年后,他得以进入中央领导层,不过,吴德对于这样的升迁从未感到兴奋。

  当国家需要大量年轻领袖大展宏图之际,吴德自然选择欣然卸任,后来的他成为了中顾委委员,为国家发展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直到1995年逝世。

  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华国锋的才华和能力、阅历被委以重任还是有些欠缺的,可在当年极为复杂的中央局势中,华国锋最能处理好各方政治势力,与此同时,他也不曾与急功近利之人同流合污。

  与前面提到的陈锡联一样,当年的华国锋也是系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人,还曾是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只不过,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存在可以在动荡岁月保护政权安定,在发展时期却不见得是一个国家最理想的领袖。

  离开权利核心30年里,他更像是一位刻意与政坛绝缘的“沉默老人”,可他当年的政绩还是得到人们的称赞,直到2008年病逝。

  人们常说一位合格的国家领袖要时刻保持奉献精神,事实上,懂得在最恰当的时机急流勇退也是奉献精神的一种。

  正如前面提到的这4位领袖,他们曾守护过国家安宁,也曾用卸任助推国家发展,注定是新中国当之无愧的功臣。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