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总裁的契约婚姻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当人们谈论、评价一所大学的实力时,一般会看这几个因素:首先,看这所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或者专科,如果是一本,人们又会看是不是985或者211,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参考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榜。当然,这些都是把大学作为一个整体来比较的,有时候是不具有可比性的,比如如果把那些财经类、政法类的专科大学和综合类的大学拿来比较,就是不公平的,毕竟大学领域、特点不同。
而相比于种种大学排行榜,“学科评估”是相对公平的,“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中心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一些一级学科水平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估,是以学科为单位的。截止到现在,教育部已经完成了四次“全国学科评估”,在第四次中,将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出来,将前70%的学科分为九档,比如前2%(前2名)为A+,2%——5%为A,5%——10%为A-,10%——20%为B+……以此类推。
而评A+学科,当然是所有学校里的所有专业的最高追求,因为评了A+,也就说明这门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或第二),在这个专业领域内,就是“权威”。而在全国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一共评出了228个A+学科,这些A+学科涉及到81所高校,其中有32所985高校获得了A+学科,清华北大最多,各有21个学科。这里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国有39所985高校,这39所985高校个个实力强劲,为什么居然还有7所985高校连一个A+学科都没评上呢?
这七所学校分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其实有几所是可以猜到的,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这三所,因为它们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还有重庆大学,一直是处于985的末端;还有吉林大学,学校规模大,学科多、学生多,在985中以“大”闻名。而大连理工大学和南开大学没评上确实很出乎意料。
尤其是南开大学,七八十年代,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霸主,名气是非常高的,甚至可以和清华北大一决高下,而最近几年,南开大学确实有退步,不仅比不过“华东五校”那一批985,甚至连邻居天大,南开大学也没有必胜的实力。
不过,不同于985、211的名号的是,学科评估是变化的、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些对结果不满意的学校,还可以通过努力,争取在下次评估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