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掀起“凉山风”“甬凉共情山呼海应”第二届宁波·凉山周举行
在“凉仓”品尝选购来自大凉山的农特产品;在街头邂逅限时雷波脐橙快闪小车出摊;在凉山民族文艺晚会欣赏民族特色歌舞表演……这几天,甬城正掀起一股“凉山风”。
2023年是首轮甬凉东西部协作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推进宁波与凉山在经济、文化、人文等方面的沟通交流,不断深化拓展东西部协作领域,由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宁波·凉山周举行。
本届宁波·凉山周以“甬凉共情 山呼海应”为主题,“资源共享”“消费共赢”“文旅共赏”等三项系列活动,充分展现凉山资源禀赋、文化魅力、民族风情、城市活力,让更多的宁波人认识凉山,了解凉山,也为进一步推进凉山产业发展及甬凉协作助力。
12月8日,在宁波天一广场,凉山民族文艺晚会暨“冬日暖阳凉山游”推介活动举行。现场,“2023年冬季暖阳凉山游”系列活动发布,据了解,该活动以“大凉山冬季阳光音乐季、大凉山戏剧节、中国(四川)民族音乐周”为主要载体,为期3个月。同时,为满足广大游客阳光康养、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需求,现场还推出阳光康养旅游、彝族风情旅游、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茶马古道旅游、川滇风情旅游“东西南北中”五条精品旅游线路,浙江籍游客凭有效身份证件到凉山所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均享受门票全免优惠。
“此次宁波之行,是一趟邀约之旅。欢迎大家到凉山晒太阳、游山水,听音乐、赏戏剧,泡温泉、品美食,亲身体验这方水土的独特魅力,切身感受山水画卷的绚丽多姿,共同推动甬凉山海之情更加浓郁深厚、历久弥坚。”凉山州委常委、组织部长彭洪在推介时表示。
当晚的民族文艺晚会更是精彩纷呈,女子群舞《白之意象》、月琴弹唱《阿嫫妞妞》、器乐联奏《彝寨风情》等节目融合火塘、银饰、高岗等一系列文化元素,向观众呈现一场原汁原味的彝族文化盛宴。
舞台四周,还有极具民族风情的凉山非遗集市,以沉浸式的方式展销凉山农特产品、非遗产品、文创产品等,配合特色场景营造、非遗活态展示等传播凉山民族文化。
“现场很热闹,表演也很震撼!凉山不仅美也很“好吃”!”市民梁女士向记者展示自己的收获,“我买了苹果、腊肠、香菇等很多农特产品,有机会要去凉山尝尝。”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凉山州(宁波)产业投资推介会,推广介绍凉山优势产业资源、重点项目,共达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8个。甬凉两地在招商引资方面展开深度推介及交流,助推甬凉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合作共赢。
国家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机制,让凉山与宁波结下了山海情缘。结对以来,两地交流合作深入广泛,党政交往、产业协作、文化交流、民生帮扶等协作成果明显。宁波坚持“凉山所需、宁波所能”,为推动凉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凉山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悉,截至2023年9月,宁波驻凉山工作队累计落实协作资金19.5亿元,有序推动协作项目557个。引进148家企业到凉山投资,实际到位投资额97.9亿元。带动凉山务工人员赴浙江6.9万人,提供公益性岗位和就近就业岗位6500余个,帮助销售凉山农特产品22.21亿元,累计向凉山派遣医生、教师等专技人才6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