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内蒙古黄河岸边乡村美
央广网巴彦淖尔5月23日消息(记者魏全民)天下黄河,唯富一套。走进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三湖村,村口巨大的“三湖古渡”龙门架映入眼帘。循着龙门架往东望去,村内环境整洁,村道两旁绿树成荫,迎风招展。
在龙门架西侧,与三湖村仅一路之隔的便是蜿蜒的黄河。黄河岸边,不时会有游客来这里欣赏黄河美景。在感受黄河的壮美辽阔之余,游客们也会走进村里,体验这里的淳朴民风,品尝农家特色美食,远离喧嚣,体验田园之乐,让身心在这里得到放松。
“五一期间,我们村里的一个饭店,日均利润能达到8万元左右。来自周边的市民和外地游客都很喜欢我们这里的环境和美食。”三湖村党支部书记乔六小介绍,近年来,三湖村将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产业,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发展集“吃、住、游、观、玩”于一体的近郊游、特色游,让游客来这里不仅可以转一转,还能留下来。
“我们争取整合当地各类资金,建起两家大型渔村,把鱼、虾做出各种花样,游客还可以品尝农家大铁锅炖鱼的鲜美。而且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喂养着红公鸡、猪、牛、羊等,村里还有农户自己种植的蔬菜,这些纯绿色的农畜产品供应饭店,让游客可以吃到地道的农家风味。”乌拉山镇副镇长赵燕说。
赵燕介绍,目前三湖村已建成游客接待中心、钓鱼池塘等基础设施,计划建设一处红色革命展馆,打造以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为主的古渡文化区,让人们既能感受黄河的逶迤,了解历史文化,又能切身感受“长河落日、渔歌唱晚”的和谐乡村之景。
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北纬四十度黄金种植带,再加上黄河水的灌溉,让这里生长出的农作物更加醇香。抓住这一优势,三湖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吸引有能力的创业者来这里发展田园采摘,让乡村游内容更加丰富。武大军就是当地吸引回来的一个种植大户,6年前,他在这里利用一个废弃的河槽开辟出了一个果园,种植了45亩的葡萄和鸡心果,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这两年他的采摘园已经逐渐步入正轨。
“我种的葡萄有蓝宝石、玫瑰香等9个品种,为了保障口感,我买的都是农家肥,再加上这里的水土特别好,种出的葡萄和鸡心果甜度特别高,很受欢迎。去年来采摘的游客特别多,供不应求。”武大军说。
“我们希望依托文旅产业将三湖村打造成美丽乡村新样板,让更多的游客来这里看得见山、忘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住上民宿、品得上黄河水哺育的肥美鱼虾。”乌拉山镇副镇长赵燕介绍,三湖村有村民417户,920人,人均收入达到1.6万元。
依黄河而生、依黄河而兴。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三湖村,借黄河之势,发展乡村特色旅游,让这里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